淮南有子尽名朱,淮水应生照乘珠。
不信但看银幛子,野棠花底鬻儿图。
【注】鬻儿:典卖儿女。
淮南有子尽名朱,淮水应生照乘珠。
淮南王刘安曾以“朱”字命名其所有儿子,而淮水则应生出能如照车之珠般明亮照耀的明珠。
不信但看银幛子,野棠花底鬻儿图。
如果对此不信的话,只需看看银屏上的图案即可,那里画着野棠树下被典卖的儿女图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物抒情,通过赞美淮南王刘安的儿子们,来表达自己对清廉之士的赞赏和怀念之情。
首联“淮南有子尽名朱,淮水应生照乘珠”,描绘了淮南王之子的名字都带“朱”字,淮水也仿佛是生出了明珠般的瑰宝。这里的“朱”字,既指刘安的姓氏,又暗指他们名字中的“朱”字,寓意他们如同珍珠般珍贵。同时,将淮水比喻为明珠,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
颔联“不信但看银幛子,野棠花底鬻儿图”,进一步展开议论。诗人提出疑问,难道这些孩子真的如银幛子一样珍贵吗?他怀疑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并非真实的存在。然而,当他看到银屏上画着的野棠树下的儿女图后,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这一转折,使得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也让读者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尾联“不知天外凤凰雏,啄食闽江弄流处”,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否也会如凤凰般辉煌,只能在闽江西南一带徘徊。这里的“不知天外凤凰雏”,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和担忧,又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啄食闽江弄流处”,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闽江边徘徊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淮南王之子和银屏上画下的野棠花底下鬻儿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