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上莲花舞柘枝,偶传清响最堪思。
自怜繁簿无佳句,也遣名园听琐儿。

何水部小妓 其三

慢上莲花舞柘枝,偶传清响最堪思。

自怜繁簿无佳句,也遣名园听琐儿。

注释:

何水部小妓 其三

慢上莲花舞柘枝,

慢是一种舞蹈形式,通常由女性表演。在这首词中,它可能象征着女性的柔美和婉约。莲藕与丝竹谐音,因此“莲花”可能暗指丝竹。柘枝是古代的一种舞蹈道具,用柘木制成,有长柄,舞者手持柘枝起舞,故又称“柘枝舞”。

偶传清响最堪思,

偶尔传来清亮的声响,让人不禁思念起那些美好的事物。这里的“清响”可能是指音乐的优美旋律或者是某种清脆的声音。

自怜繁簿无佳句,

我为自己感到遗憾,因为我的作品中缺乏优美的诗句。这里的“繁簿”可能是指繁琐的公文或者繁重的事务,而“佳句”则是指优美的诗句。

也遣名园听琐儿,

我也派遣名园中的孩童去聆听那优美的旋律。这里的“名园”可能是指著名的园林,而“琐儿”则是指那些细小的事物,可能是儿童或者其他需要照顾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一位文人对音乐、生活琐事与情感抒发的诗歌。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首句“慢上莲花舞柘枝”,运用了“莲花”和“柘枝”这两个意象来传达音乐之美。莲花代表着纯洁、高雅,而柘枝则是一种古老的舞蹈道具,两者的结合既富有诗意又富有韵味。

诗人以“偶传清响最堪思”一句,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清响”可能是指音乐的优美旋律,也可能是某种清脆的声音,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令人陶醉的美好存在。

第三句“自怜繁簿无佳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反思和批评。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自责自己的作品不够优秀,无法达到那种美妙的境界。然而,这种自我批评并非消极的态度,而是源于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的事物无尽的追求和渴望。

最后一句“也遣名园听琐儿”,则是诗人对生活的另一种态度和情感。他不仅欣赏音乐之美,还愿意派遣名园中的孩童去聆听那优美的旋律。这表现出了一种宽广的胸怀和对他人的关爱之情。

整首诗歌通过对音乐、生活琐事以及情感抒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