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行吟七十年,草堂居士兴萧然。
重寻旧院秋花里,知在横河古树边。
注释:
梁父行吟七十年,草堂居士兴萧然。
梁父:指春秋时代鲁国的乐官,善于演奏琴曲《梁父》,故称。《列子·汤问》:“昔者卫武公欲观于南郭之墓者,使旅人问之。曰:‘墓中何有?”曰:‘有书简文稿之材。’旅人曰:‘吾知所求矣!’”
梁父行:指《梁父》乐章的歌词。“行”字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歌唱”。
兴萧然:意谓心志消沉,兴致索然。
重寻旧院秋花里,知在横河古树边。
重寻:重新寻找。
旧院:即旧时居处的庭院,这里指草堂。
秋花:秋天盛开的花卉。
横河:指横河乡,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南。
赏析:
首句“梁父行吟七十年”,诗人以梁父为名,自喻其乐师身份,表明自己长期从事音乐演唱。他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完美境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这种内心的苦闷和压抑,使得他在晚年时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因此,他选择了离开喧嚣的都市生活,回到自己的故乡,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宁。
第二句“草堂居士兴萧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草堂是指诗人隐居的地方,它象征着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然而,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和焦虑,这正体现了他与世隔绝却又无法真正融入自然的困境。同时,“兴萧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句“重寻旧院秋花里”,诗人重返曾经熟悉的庭院,寻找那些已经凋零的秋花。这里的“重寻”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而“秋花”则是他心中的一种象征,代表着青春、爱情和希望。然而,当他再次看到这些花朵时,却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末句“知在横河古树边”,则将视线转向了遥远的过去。诗人在横河乡的老树下沉思,试图寻找那些失落的记忆和心灵的慰藉。这里的“古树”不仅代表了时间的痕迹,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承。诗人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人通过对梁父行吟、草堂居士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忧郁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