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远开修竹外,板桥初见杏花时。
前村野老争相过,流水湾环几度思。

【注释】

题画册:题写在画轴上的诗文。

茅屋:指茅草盖的房屋,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修竹外:竹林外面。

板桥:石铺的桥梁。

杏花时:春季。

前村野老:指诗人故乡的前村老人。

争过:争相经过。

流水湾环几度思:意思是说水边景色美丽,多次思念起故乡。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秀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

首句“茅屋远开修竹外”是全诗的起兴之笔。诗人以“茅屋”为引子,点出“修竹”,再写“板桥”,勾画出一幅幽雅恬静的乡村景色。诗人把茅屋、修竹、板桥都置于远处,用一个“开”字将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画面上呈现出一种开阔的空间感。“远开”既写出景物的距离,又写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颔联两句写“板桥”与“前村野老”。诗人先写“板桥”,然后写“野老”。他首先写到“前村”的“野老”,接着写“野老”们争相走过板桥的情景,最后写“野老”们在“流水湾环”的地方多次回思。诗人从板桥和野老两个方面,表现了农村的宁静、美好,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句“流水湾环几度思”是全诗的收结之笔。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以“流水”自比,说自己多少次被这美丽的景致所吸引,以至于流连忘返。“几度思”三字更是表明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何等深沉。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语言也很朴实。诗中的意象,无论是“茅屋”、“修竹”、“板桥”,还是“流水”,都是很平常的景物,但经过诗人的点染,都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诗意。特别是诗中那“流水湾环”的美景,更是让人陶醉。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通过对家乡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