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十里驻青丝,正是南湖入暝时。
中夜舵楼重作吹,张衡高咏四愁诗。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南塘十里驻青丝,正是南湖入暝时。
- 南塘: 指的是南方的池塘或水滨。
- 十里: 形容距离或范围。
- 驻青丝: 比喻停留或驻足。
- 南湖: 特指南方的湖泊。
- 入暝时: 进入黄昏时刻。
- 中夜舵楼重作吹,张衡高咏四愁诗。
- 中夜: 深夜,通常指夜晚的一半时间。
- 舵楼: 船的舵楼,即船上的瞭望台。
- 重作吹: 重新吹奏,这里可能是指笛子等乐器再次吹奏。
- 张衡: 张衡(78-139),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著有《东京赋》等作品。
- 高咏: 高声吟诵。
- 四愁诗: 指张衡所创作的一首名为《四愁诗》的诗歌。
接下来是诗句和译文:
南塘十里驻青丝,正是南湖入暝时。
中夜舵楼重作吹,张衡高咏四愁诗。
南塘十里驻青丝,正是南湖入暝时。
注释:
- 南塘:南方的水塘或水边之地。
- 十里:形容距离很远。
- 驻青丝:比喻停下脚步。
- 南湖:南方的湖泊。
- 入暝时:傍晚时分。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南塘边的青丝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静谧,而当太阳即将落下,整个湖面也渐渐被暮色覆盖,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中夜舵楼重作吹,张衡高咏四愁诗”则是诗人的想象与创作。他想象自己在深夜时分,站在舵楼上吹奏笛子,同时吟诵张衡的《四愁诗》。这里的“中夜”和“重作吹”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情感投入。而“张衡高咏四愁诗”则表明诗人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创作出了具有古典韵味的作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文人作品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