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抱瓮坐胡床,夜雨轻寒覆鹔鹴。
百尺冰荷红幕里,风流重见杜当阳。
注释:将军抱着瓮坐在胡床上,夜雨轻轻覆盖着鹔鹴。百尺冰荷红色幕布中,风流再次出现杜当阳。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画卷,将军抱瓮坐胡床,夜雨轻寒覆鹔鹴。百尺冰荷红幕里,风流重见杜当阳。通过对比诗人与张说在商旅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
将军抱瓮坐胡床,夜雨轻寒覆鹔鹴。
百尺冰荷红幕里,风流重见杜当阳。
注释:将军抱着瓮坐在胡床上,夜雨轻轻覆盖着鹔鹴。百尺冰荷红色幕布中,风流再次出现杜当阳。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画卷,将军抱瓮坐胡床,夜雨轻寒覆鹔鹴。百尺冰荷红幕里,风流重见杜当阳。通过对比诗人与张说在商旅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
湖上吟 其一 西子湖畔荡桨声,陆公祠下当垆情。 非卢家少妇胜,也胜青溪小姑清。 注释: - 西子湖头:西子湖畔。 - 荡桨:划船。 - 陆公祠:陆逊的祠堂。 - 当垆:古代酒店中服务客人的女佣。 - 卢家:指卢充的家族,东汉末年人物。 - 青溪小姑:形容年轻女子,青溪为地名。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西湖边游览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湖上吟 其二 雨后山桃舒萼,风前堤柳垂条。 正月看将二月,一桥行过三桥。 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日湖面上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注释:在梁父城边的马路边,送别友人。袁公浦口扬帆远行,我为你送行十里,五里,我们一同上到长亭,短亭。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写景,描绘出了一幅梁父城边走马、袁公浦口扬舲的画面,充满了离别的悲凉氛围。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以“同上”二字为点睛之笔,既写出了送别时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 离丘:指山间小丘,泛指山丘。蔓草:长满野草。生花:开花。南近:靠近南方。若耶:水名,在今浙江绍兴。吴宫:春秋时吴国的宫殿。东家:指美人的家乡,也指美人。浣纱:洗衣服。宛转轻车:形容美人的车马缓缓而行。阳:明媚。中道:半途中。蹉跎:耽误了时间。前溪:指前面不远处的溪流。朱荷:荷花。凋:凋谢。奈何:无奈。为之:为谁。若何:如何。 【赏析】 本诗写一个女子因久居异乡而思念故乡、思念故人的情景
注释: 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 客程无限幽思,僧舍依然旧家。 柏碗暗浮绿醑,莲灯深罩红纱。 且留今夕欢宴,安问明朝岁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以竹与梅为主题,勾勒出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诗人选取了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物,竹和梅,作为画面的主体
【注释】 甘州遍 其四:这是一首边塞诗。 秋风起:秋风刮起来了。 展转事长征:辗转奔波,在长征路上。 出边城:离开边疆的城池。 弯弧鹊角:弯曲的弓身象鸟的尾巴。 佩刀犀首:佩戴着犀牛角制成的宝剑。 趫趫斥突:勇敢地冲锋陷阵。 愿擒生:愿擒获敌人。 收敕勒:收缴了俘虏。 卷镵(chán)枪:收起兵器。 夜凉频击刁斗:夜里寒气袭人,频频敲击更夫的铜壶。 空碛答遥声:寂静空旷的沙原上回荡着远处的声音。
【诗句释义】: 1. 岭外梅花未寄,江南柳色将舒。——诗人思念故园,期盼春天早日到来,而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梅花还未寄出,江南的柳树也尚未抽出新芽,显得有些冷清。 2. 故园春信难到,客里残年又除。——诗人在异乡度过了新的一年,感到孤独和落寞,因为无法收到家乡的春节祝福。 3. 钟磬幽寻僧腊,辛椒俨傍斋居。——诗人在寺庙中度过新年,听到钟磬的声音,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4. 怜君念我意气
诗句释义 1 破阵乐词(Pòzhènyuècí):一种古代音乐,用来庆祝战争胜利。 2. 汉兵西出萧关(Hànbīnxīchūxiāoguān):汉兵指汉朝的军队,西出萧关是形容军队从西边的萧关出发。 3. 十里旌旗蔽山(Shílǐjīngqiúbìshān):形容军容盛大,旌旗飘扬,遮蔽了山上的树木。 4. 列阵如云既破(Lièzhènyúrúyúnbù):形容军队排成战斗队形
注释:横着的山峦穿过华严寺,溪水北岸是佛寺,南岸也是。前山后山都有人家。远看千村都是红色的树。走过一片片丹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横山过华严寺时所见到的景色。首句写景,“溪北溪南佛寺”,点出佛寺的位置;接着写“山前山后人家”,写出了村落的布局,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句写“望去千村红树,行来一片丹霞”,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原文及注释: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 “甘州遍”是一首词牌名,这里指的是以毛文锡《甘州遍·春光好》为正体的作品。 - “羌笛”,指羌族的笛子,常用来表达边关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 “残”,表示乐器已破损,暗示着边疆的荒凉与战事的频繁。 2. 译文及赏析: 听声寒,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 通过“羌笛”和“残”的描述
烂柯山下石盘新,锦洞秋花落绣茵。 行尽深林归竟晚,却疑身作烂柯人。 注释:烂柯山的山脚有一块石头,形状像盘子。秋天的时候,锦洞里开满了花,花瓣就像落在地上的绣花垫子。走到深林里,天色已经黑了,但还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最后才发现自己好像变成了烂柯山上的人一样。译文:在烂柯山下的新石盘上铺着青苔,秋天锦洞的山花像落在地上的绣花垫。走过深深的树林之后天色已晚,却怀疑自己已经变成烂柯山上的人。赏析
【注释】 江城度雨细如烟:指江城细雨连绵,如烟雾一般。翠幕金尊杂管弦:指宴会上酒宴丰盛,乐队奏乐,美酒佳肴满席。越女避人窥锦缆:指美女们躲避着人们,窥视着华丽的船饰。将军下马入楼船:指将军脱了靴子上了楼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扬州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写细雨,用“度”字写出了雨丝绵绵不断的特点。“细如烟”形容雨之小、之密,而烟则更增加了一种迷蒙、朦胧的美。“翠幕金尊”,点明地点和环境
【注释】 发:赠。輁(ǐ):古车子名,即“辎车”。晓盖:清晨的车盖。拟泛西陵江上槎(chá):想乘船到江上去。槎:木筏或竹筏。痛煞:非常悲痛。野棠:棠梨树。官路里:官场中。近前:走近了。数枝花:几枝梅花。赏析:此诗是作者于宋理宗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至三年(公元1227年)间,为舒城县令胡太君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晨輁晓盖望中遐,拟泛西陵江上槎。痛煞野棠官路里,近前还发数枝花。 【译文】
商山兄弟谪仙才,滟潋金缸泛玉醅。 一日邀予湖上去,十年藏我壁中来。 解析: 1. 商山兄弟谪仙才:这里的“谪仙才”指的是商山的兄弟们,他们被贬谪后仍然才华横溢。谪仙,原指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此处比喻那些被贬谪的官员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才能。“谪仙才”强调了这些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其才华不受损害。 2. 滟潋金缸泛玉醅:滟潋,形容酒液色泽艳丽;金缸、玉醅则分别指金制的酒器和由美酒制成的酒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南塘十里驻青丝,正是南湖入暝时。 - 南塘: 指的是南方的池塘或水滨。 - 十里: 形容距离或范围。 - 驻青丝: 比喻停留或驻足。 - 南湖: 特指南方的湖泊。 - 入暝时: 进入黄昏时刻。 2. 中夜舵楼重作吹,张衡高咏四愁诗。 - 中夜: 深夜,通常指夜晚的一半时间。 - 舵楼: 船的舵楼,即船上的瞭望台。 - 重作吹: 重新吹奏
未获识邑明府赵公颜色途次感激愀然成诗 平原归去迟,欲瞻赵胜更无期 赏析: 家在平原归去迟,欲瞻赵胜更无期。如何千载秋蓬客,竟买红丝付绣儿。 注释: 未获识邑明府赵公颜色途次感激愀然成诗,家在平原归去迟,欲瞻赵胜更无期。 如何千载秋蓬客,竟买红丝付绣儿。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两句“家在平原归去迟,欲瞻赵胜更无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渴望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