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泉台泠翠钿,银床犹是抱书眠。
却惭入塞文姬老,空记遗文四十篇。

【译文】

谁说泉台泠翠钿,银床犹是抱书眠。

却惭入塞文姬老,空记遗文四十篇。

【注释】

殉书诗书陈媛传后 其二:指《列女传》中陈媛的故事,陈媛是汉末名士陈寔之妻,博学有才辩,曾与夫婿陈纪同被宦官曹节等人诬陷入狱,狱吏逼其改嫁,陈媛宁死不屈,绝食而死。后来陈纪出狱,为官至司空,陈媛的事迹才得以昭雪。此诗为作者对此事的感慨之作。“泠翠”即泠玉,用来形容钿(镶嵌在首饰上的玉石)。“泉台”,传说死者魂归之处。这里代指阴间。“抱书眠”指抱着书睡觉,形容读书刻苦。“却惭”,“惭愧”的意思。“文姬”,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字文姬)。因她能文善诗,又通晓音律,所以人们称她为“才女”。后来被匈奴左贤王俘虏,成为他的夫人。“遗文”,指她留在中原的作品,也就是后来流传于世的《胡笳十八拍》。“文姬老”,指蔡琰老了。“四十篇”,泛指她的诗文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写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和追忆。

全诗以“陈媛传后 其二”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及目的,说明这是诗人为了纪念陈媛而作。陈媛是汉末名士陈寔的妻子,博学有才辩,曾与夫婿陈纪同被宦官曹节等人诬陷入狱,狱吏逼其改嫁,陈媛宁死不屈,绝食而死。后来陈纪出狱,为官至司空,陈媛的事迹才得以昭雪。诗人对此表示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意,并借以抒发自己的哀思。

首句“谁道泉台泠翠钿”,意为:“谁说死后的泉台还有泠翠钿呢?”“泠翠钿”是用冰玉制成的镶嵌在首饰上的玉饰,象征富贵。这一句是诗人对陈媛的称赞。“银床犹是抱书眠”,意思是:即使死后,她依然抱着书在床前躺着,仿佛还在读书学习。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媛生前刻苦学习、热爱学习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却惭入塞文姬老”,意思是:我惭愧,因为我知道她到了边塞就老了。这句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表达了诗人对陈媛的同情和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空记遗文四十篇”,意思是:我只记得她留下来的作品只有四十篇。这一句是整首诗的感情升华,也是诗人对陈媛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描绘陈媛的形象以及对她生前刻苦学习、热爱学习的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和追忆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