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入东堂已七年,碧山南望意悠然。
羡君两度还乡井,不藉青龙寺后船。
共入东堂已七年,碧山南望意悠然。
羡君两度还乡井,不藉青龙寺后船。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毛奇龄所作的《秋杪重送秦太史假还山阴 其一》中的一首。诗中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同进入浴室东堂七年的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之情。诗人以碧山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共入东堂已七年,碧山南望意悠然”描述了与友人共进东堂七年的往事,以及诗人在碧山南望着远方所流露出的悠然自得之情。这里的“碧山”象征着宁静、美好的环境,而“南望”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更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羡君两度还乡井,不藉青龙寺后船”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友人回归故乡的羡慕之情。这里的“青龙寺”是古代的一个著名寺庙,象征着信仰与寄托。诗人通过“不藉青龙寺后船”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支持。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也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展望。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更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