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怀大志,慷慨事横行。
弱冠羞垂带,乘时愿请缨。
凤雏分片羽,骥子起长鸣。
纳履闻三略,传经谙五兵。
张良如好女,杜预本诸生。
淬剑流波动,弯弧睡石惊。
樽前飞疋练,花下解重英。
矍相曾观射,轮台早勒名。
赠鞭豪士气,贻佩故人情。
率土非忘战,遥天尚辍耕。
乌衣儿辈在,此去定专征。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的张籍。

第一句:少年怀大志,慷慨事横行。

  • “少年”:指年轻的诗人,“大志”: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慷慨”:豪迈,激昂。
  • “事横行”:在社会上活动,有所作为。

第二句:弱冠羞垂带,乘时愿请缨。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礼,称为弱冠。
  • “羞垂带”:因羞愧或无奈而束起衣带。
  • “乘时愿请缨”:趁着时机,愿意承担重任。

第三句:凤雏分片羽,骥子起长鸣。

  • “凤雏”:比喻有才华的人。
  • “片羽”:一片羽毛,比喻微不足道。
  • “骥子”:比喻杰出的人才。
  • “起长鸣”:发出响亮的声音。

第四句:纳履闻三略,传经谙五兵。

  • “纳履”:接受任命,准备上任。
  • “三略”:《六韬》、《玉钤》、《龙符》等三部军事著作。
  • “传经”:传授知识。
  • “谙五兵”:熟悉各种兵器。

第五句:张良如好女,杜预本诸生。

  • “张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好女”:美丽的女子。
  • “杜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 “诸生”:古代学生的一种称呼。

第六句:淬剑流波动,弯弧睡石惊。

  • “淬剑”:把剑磨锋利。
  • “流波”:波浪。
  • “弯弧”:弓弦弯曲。
  • “睡石惊”:使石头为之震动。

第七句:樽前飞疋练,花下解重英。

  • “樽前”:酒杯前面。
  • “飞疋练”:一匹丝绸在空中飞舞。
  • “花下解重英”:在花丛中解开沉重的铠甲。

第八句:矍相曾观射,轮台早勒名。

  • “矍相”:目光炯炯的样子。
  • “轮台”:地名,在这里借代边塞战场。
  • “勒名”:留下姓名,表示功绩。

第九句:赠鞭豪士气,贻佩故人情。

  • “豪士气”:豪壮的气势。
  • “贻佩”:赠送,这里指赠送给朋友。
  • “故人情”:老朋友的情感。

第十句:率土非忘战,遥天尚辍耕。

  • “率土”:全国土地。
  • “忘战”:忘记战争。
  • “遥天”:天空遥远之处。
  • “辍耕”:停止耕作。

第十一句:乌衣儿辈在,此去定专征。

  • “乌衣儿辈”:指年轻一代的人。
  • “定专征”:一定会被委以重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