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吕游河内,陶刘散泽滨。
十年生死路,万里去来人。
抱痛同沽酒,虚怀荐负薪。
繁花孤馆暮,宿草隔江春。
司马无书上,黔娄到死贫。
一吟怀旧赋,涕泗满青蘋。
【注释】
少:年轻时。包二:指包拯、包绶兄弟。秉德:秉公执政。蔡五十一:指蔡京。道古论文:指苏轼与王安石的论辩。视若兄弟:比喻关系亲密。今包二死十四年,沈七死十八年矣:现在包拯(包二)死去十四年,王安石(沈黎锡)去世十八年了。独蔡五十一:只有蔡京还活着。蔡京死于建炎四年(1128年),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年)逝世,所以是“独”。与予居人间世:与我同处人间世间。予:我。又濒死:又接近死亡。道路:此路。曩时交游文章:以前与您相交的朋友和文章。悉亡:全都消失了。兵灾:指靖康之难。忆:回忆。尚存集:尚且保存文集。集:文集。泊舟馀干城下:停船在馀干城(今江西余干县)下。为赋此诗:为我赋这首诗。
【赏析】
这是苏轼贬谪惠州途中,怀念故友而作的一首诗。《东坡先生真迹》卷三中载有《泊舟馀干城下的次韵》,与此诗略有不同,但内容相同。
首联两句写诗人与包拯(包二)、蔡京(蔡五十一)的友情深厚,如同兄弟一般。包拯,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端州知州后,又遭陷害致死,其子包绶亦受牵连,全家遭贬谪。蔡京,字元长,北宋著名奸相,曾与王安石、苏轼等人进行政见之争,后来两人都被贬至海南岛,最后都死于贬地。这两句既表达了对两位先贤的深切思念,也暗寓了诗人自己的命运多舛。
颔联两句写诗人与这两位先贤的生死之交,以及他们在政治上的相互支持。十年生死路:意谓人生短短几十年,转眼即逝;万里去来人:意谓人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往往不惜远走天涯。这里用“去”和“来”分别指包拯和王安石的仕途,表达了他们对名利的执着追求。抱痛同沽酒:意为两人虽身处逆境,却能共同饮酒消愁,彼此安慰。虚怀荐负薪:意为两人虽才华出众,但甘愿放下身段,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以此报效朝廷和社会。
颈联两句写诗人与这两位先贤之间的深厚情谊。繁花孤馆暮:意为繁花似锦的庭院已到了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寂静冷清。宿草隔江春:意为江边野草丛生,春意盎然,但却与诗人相隔遥远,无法共赏春光。这里的“春”、“孤”、“隔”,都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和孤独感。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司马无书上:意为司马徽(司马相如的父亲)没有收到过我的书信。黔娄到死贫:意为黔娄贫穷到死,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好处。一吟怀旧赋,涕泗满青蘋:意为我在吟诵怀旧之作时,泪水纵横满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整首诗以苏轼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基础,通过对包拯、蔡京、王安石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忠诚担当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多舛、人生短暂以及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