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压郡傍江开,饮褉还登江上台。
朝雨甫随帷甸卷,春潮似逐羽觞来。
前亭听伎歌初发,别座论文酒莫催。
日出花寒犹集霰,阶前草长为惊雷。
九龙原属徵贤宴,三日惭无应诏才。
何幸天涯重依倚,将离未赠且徘徊。
【注释】:
三月三日临江官署褉饮二首 其二:
(1)郡傍江开,指郡府的东面有桃花盛开,桃花压着郡治旁的江水而开放。褉饮:古代的一种宴会形式,以“褉”为席名,即坐时两脚悬垂于地,用短席相接,便于交谈。这里借指宴会。
(2)还登江上台:登上江边的高台。
(3)帷甸:帐幕。
(4)羽觞:酒杯。
(5)伎歌:歌舞表演。
(6)别座:别桌。论文、饮酒:谈论诗文。
(7)霰:小雪珠。
(8)阶前草:台阶前的草地。
(9)龙原:指九龙原,即今江苏扬州一带,是古代有名的风景胜地。
(10)应诏:应皇帝之召见。
(11)重依倚:重新依靠。
(12)徘徊:徘徊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赴朝廷应试的路上,经过临江官署时,参加官署举行的饯别宴会。全诗通过宴饮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宦前程的忧虑之情。
首联写宴饮开始时的景色。桃花盛开,压着江水开放,春水初涨,江水上涨,酒筵设在江台上。
颔联写宴饮中所见的景物。刚刚下过雨,春潮随着江风涌动而来,江上波涛汹涌,江边柳枝飘动,岸边草丛中积雪融化,发出阵阵响声,雷声阵阵传来。
颈联写宴饮中的情趣。宴会上听歌、品酒都十分惬意,但诗人却无心享受,因为想到即将离去不能同友人继续欢聚。
尾联写告别时的情景。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地告别,离开后诗人久久徘徊,不忍离去,表现了他对离别的依恋之情。
此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仕途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