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官阁启江濆,上已衔杯对夕曛。
才子风流吟丽日,使君高兴入青云。
沿流疑泛桃花下,满署争传蕙草熏。
舞柘偶然来捧剑,披茅无处不湔裙。
诸公洛下随王宰,千载兰亭想右军。
独惜暮春游子泪,每从佳节倍纷纷。
三月三日临江官署褉饮二首 其一
【注释】
三月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褉饮:古代的一种宴饮风俗,即在水边或河边聚会,设酒行乐。
临江官阁:指设在江边的官署。启:打开,开启。
上已衔杯:即上巳节,为古代的一个节日,因三月三日在上巳节前,故称“上已衔杯”。对夕曛:面对夕阳的余晖。曛,日落时天空的暮色。
才子:才华出众的人。风流:有才华而又风度翩翩。
丽日:美好的时光。
使君:古时的高级官吏或地方长官。高兴:心情愉快。
沿流疑泛桃花下:沿江而走,好像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行走。
满署:整个官署。争传:争相传说。蕙草:一种香草,也作“蕙兰”,这里借指香气。
舞柘:舞蹈者手中的柘枝。偶然:偶尔。剑:舞柘之用。披茅:披散头发。无处不湔裙:到处都洗裙子,形容妇女们欢聚游乐的情景。
诸公:指同僚或朋友。洛下:洛阳。随王宰:跟随王宰。
千载兰亭想右军: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所作,千载之后仍使人想象起它来。右军,王羲之曾官会稽内史,世称右军将军。
独惜暮春游子泪,每从佳节倍纷:独自惋惜春天将要离去,每到节日总是倍增伤感。
【译文】
三月初三这天,我们在江边的官署举行宴会,上巳节的阳光照得人眼花缭乱。才华横溢的士人们吟诗赋词,赞美美丽的阳光和美好的时光。官员们兴高采烈地饮酒作乐,仿佛置身在桃花盛开的花下。全官署的人都在争相传说那迷人的香气。舞者们手持舞柘,偶尔挥舞一下剑,披散着头发的女子们到处都洗裙子。大家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没有谁去理会那些忧愁的事情。我们这些同僚和朋友都跟着王宰来到了这个宴会现场,千载以后仍然让人想象起它来。只是独自惋惜春天将要离去,每到节日总是倍增伤感。
【赏析】
《临江仙·暮春》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年)三月。上片写宴会盛况,渲染了一派欢乐、热烈的气氛;下片抒写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及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无限慨叹。全词以宴会的欢乐场面开篇,然后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由物及我,感情层层展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