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春风太作颠。
桃花结子柳飞棉。
小娃十五犹愁思,那得吴娘不化烟。
【注释】:
- 春雨春风太作颠:春雨春风把大地搅动得颠倒(指春雨和风使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 桃花结子柳飞棉:桃花结果子了,柳树的叶子像棉絮一样飘飞。
- 小娃十五犹愁思:小孩十五岁还在发愁思虑。
- 那得吴娘不化烟:哪能想到吴地的姑娘变成一缕轻烟。
【翻译】:
春天的雨水和春风把大地搅得乱了秩序,桃花结出果子,柳树叶子像棉花一样飘飞。十五岁的少年还忧愁思念着心事,哪里能够想得到吴地的女子会变成轻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春风、桃花、柳叶等自然景色以及人物心情变化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春日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人的喜怒哀乐,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第一句“春雨春风太作颠”,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春雨和春风使得大地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这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将春雨和春风的力量比作能使大地颠倒的强大力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第二句“桃花结子柳飞棉”,则是描绘了春天中桃花结子的美景。桃花结果子了,柳树的叶子像棉絮一样飘飞,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这句诗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又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小娃十五犹愁思”,则是描写了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还在发愁思虑的情景。这里的“愁思”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诗人通过对一个十五岁孩子的形象刻画,表达了对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
最后一句“那得吴娘不化烟”,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吴地女子化作一缕轻烟,表达了一种无法捉摸和无法挽留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的尊重。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将春日里的生机勃勃与人生的愁思思虑相结合,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