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父不死东南隅,千年老病无衣裾。
黄河不清父不死,却在山前绿萝里。
绿萝垂垂坐两石,石里生成有骨格。
世传老父好此山,挈妪同来作家宅。
早间洗头玉女盆,晚偷鬼火烧松根。
红杉紫桫藉衣履,乳麑鷇雀成儿孙。
琵琶湾头有少女,红裙猩猩对风雨。
黄姑却上天汉边,日盻流黄最心苦。
老翁宴坐绝朝夕,春花满头秋月白。
天吴欲牵老妪去,只挽嵓头桂枝树。
山有翁妪桂有枝,羡君婀娜长无知。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老翁和老妪隐居生活的田园诗。
我们来看第一句“山有石翁妪”。这里的“石”指的是山上的石头,而“翁妪”则是指老翁和老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山中有一座由石头构成的小屋,里面住着一位老翁和一位老妇。
第二句“朴父不死东南隅”。这里的“朴”指的是简朴、质朴的意思,而“父”则是指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翁的父亲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并没有消逝,依然存在于这个简陋的住所里。
第三句“千年老病无衣裾”。这里的“病”指的是疾病,而“衣裾”则是指衣服的边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老翁患有严重的疾病,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仍然穿着破烂的衣服。
第四句“黄河不清父不死,却在山前绿萝里”。这里引用了《左传》中的一句话:“黄河不清,将有大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河如果不澄清,那么老翁就会继续受到困扰。但在这个山间小屋中,老翁得以安心居住,免受外界的干扰。
第五句“绿萝垂垂坐两石,石里生成有骨格”。“绿萝”指的是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坚韧不拔的品质;“骨格”则是指骨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绿萝藤蔓垂挂在两块大石上,仿佛是老翁的骨骼支撑着它生长。这象征着老翁虽然年老体弱,但却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第六句“世传老父好此山,挈妪同来作家宅”。这里的“挈”指的是携带;“作家宅”则是指建造房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人传说老翁喜欢这个山头,于是他携同老妪一同来到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家园。这反映了老翁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执着。
第七句“早间洗头玉女盆,晚偷鬼火烧松根。”“玉女盆”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盆子,常用来装洗发水;“鬼火”则是古人认为的山中鬼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晨时分,老翁会在玉女盆中洗头;晚上时分,他会偷偷地烧松树以驱赶鬼火。这展示了老翁勤劳的一面以及他对山林生活的适应能力。
第八句“红杉紫桫藉衣履,乳麑鷇雀成儿孙。”这里的“红杉”、“紫桫”、“乳麑”和“鷇雀”分别指的是红色的杉树、紫色的桫椤、母鹿和幼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老翁和老妇的生活虽然简单朴素,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依靠。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制作衣物和鞋子,甚至养育自己的子孙后代。
第九句“琵琶湾头有少女,红裙猩猩对风雨。”这里的“琵琶湾头”指的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猩猩”则是猴子的一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山谷中的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位年轻的少女,她身着红色裙子,与一只猩猩相对而立。这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
第十句“黄姑却上天汉边,日盻流黄最心苦。”“天汉”指的是银河,而“日盻流黄”则是指太阳西沉时的金黄色光芒。这里的“黄姑”指的是仙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位名叫黄姑的仙女正在前往天河的尽头,她心中充满了痛苦。这可能是因为她无法摆脱某种困境或束缚。
第十一句“老翁宴坐绝朝夕,春花满头秋月白。”这里的“宴坐”意味着悠闲自得地坐着;“朝夕”则是指一天的开始和结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老翁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享受着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色。这反映了老翁对生活的满足和宁静。
第十二句“天吴欲牵老妪去,只挽嵓头桂枝树。”“天吴”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之一,这里指代神仙或神灵;“嵓头”则是指山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吴想要带走老翁或老妇,但最终只能拉住一棵桂枝树。这可能意味着尽管老翁或老妇被带走或失去,但他们会在某个地方重新团聚或得到救赎。
第十三句“山有翁妪桂有枝,羡君婀娜长无知。”这里的“婀娜”指的是优美的姿态;“无知”则是指不知情或不知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山里有一对老翁和老妇的家,他们的桂树枝繁叶茂。这让诗人羡慕他们能够如此优雅地生活在山中而不被外界所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老翁和老妇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中的关键词包括山、石、老人、绿萝、黄河、玉女盆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值得深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