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山居时,把茅仅覆首。
颓垣累文石,小径编柽柳。
位置粗得宜,山色落吾手。
自从辱弓旌,待命阙门久。
诸公悉雄才,自顾独老丑。
辟若宫县中,杂以一土缶。
何当蒙放罢,戴高而履厚。
骑驴出软土,放船逐晴浏。
二月草如茵,三月花如绶。
往来故山间,常得招邻叟。
黄肥村社鸡,白酽市楼酒。
葵菜与莼丝,一一可馋口。
浩歌金石鸣,醉墨龙蛇走。
不知钟鼎食,能敌此乐否。
计之亦已热,浮名信何有。
敢向康衢旁,蝇营复狗苟。
【注释】
1.【往者山居时】:过去住在山里时。
2.【把茅仅覆首】【颓垣累文石】【小径编柽柳】:在茅庐上覆盖着头,颓败的墙壁上刻有花纹的石头,小路上用柽柳编成篱笆。
3.【位置粗得宜】【山色落吾手】:所处的位置恰到好处,山上的景色落入我的画中。
4.【自从辱弓旌】【待命阙门久】:自从被朝廷任命(做官)以后,一直等待命令(到京城)而迟迟不见行动。
5.【诸公悉雄才】:各位大人都有杰出的才华。
6.【辟若宫县中】【杂以一土缶】:就好像宫廷中的乐官,把泥土做成的缶放在一边一样。
7.【何当蒙放罢】【戴高而履厚】:什么时候能够摆脱这束缚呢?像戴着高帽子,脚踏厚实的土地那样自由。
8.【骑驴出软土】【放船逐晴浏】:骑着驴儿出来走软泥路,放船顺流而去,追逐着晴朗的天空。
9.【二月草如茵】【三月花如绶】:二月的草地像垫子一样平展,三月的花穗像丝带一样美丽。
10.【往来故山间】【常得招邻叟】:经常来往于故乡之间,常常得到邻里老人的接待。
11.【黄肥村社鸡】【白酽市楼酒】:乡间的肥壮母鸡,市上的醇美白酒。
12.【葵菜与莼丝】【一一可馋口】:葵菜和莼菜的美味,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13.【浩歌金石鸣】【醉墨龙蛇走】:放声长啸,歌声震耳欲聋;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14.【不知钟鼎食】【能敌此乐否】:不知道那金杯玉碗、钟鼎美食的味道,这样的快乐难道能比得上吗?
15.【计之亦已热】【浮名信何有】:想想也感到很热,那些虚名又有什么意义呢?
16.【敢向康衢旁】【蝇营复狗苟】:也不敢在大道旁边胡作非为,蝇营鼠窜,狗苟蝇营。
【赏析】
此诗是诗人归隐后的自述之作,抒发了归隐后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名利的看淡。
首联“往者山居时,把茅仅覆首”,回忆过去在山上隐居时,生活简朴,只有一把茅草可以遮住头顶。这里通过对比现在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官场生活的厌倦。
颔联“颓垣累文石,小径编柽柳”,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面,虽然简陋却充满了自然之美。这一联进一步衬托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颈联“位置粗得宜,山色落吾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把握和享受。他认为自己的生活位置已经很合适,山的颜色都融入了他的心中。这一联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不屑。
尾联“何时得脱羁束,头戴高帽脚踏厚实之地”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像戴高帽一样高高在上,脚踏厚实的土地。这一联进一步突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