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湖西路风萧萧,湖心晚来生晚潮。
孤舟回泊涟下桥,横桥枯柳垂长条。
忽闻桥畔笛声发,远趁风吹乍幽越。
入耳疑听塞上鸿,回头不见关山月。
我今将上黄鹤楼,烟波渺渺思悠悠。
樊山再启谢生宴,蘋溪重泛洪崖舟。
此时一听桓伊笛,能起千年江汉愁。

灌湖闻笛

《灌湖闻笛》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公元834年(唐文宗开成七年)。当时诗人因应试不中,心情郁闷,来到杭州,住在西湖边的孤山寺旁。这首诗就是他在孤山住时写的。

【注释】

  1. 灌湖:即钱塘湖。
  2. 闻笛:指听到江边有人吹笛子。
  3. 萧萧:形容风声。
  4. 晚潮:指傍晚的水潮。
  5. 回泊:回到停泊之地。
  6. 横桥:横跨在湖面上的桥。
  7. 枯柳垂长条:枯柳垂下长长的枝条。
  8. 塞上鸿:北方的大雁。
  9. 烟波渺渺:指水波浩渺。渺渺:辽阔的样子。
  10. 樊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为著名风景名胜区。
  11. 谢生宴:指樊山之会,为作者友人所设。
  12. 蘋溪:指浙江富春江。
  13. 桓伊:东晋音乐家和琵琶演奏家。
  14. 江汉愁:指长江和汉水的愁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钱塘湖景色的七古。诗人从孤山渡到湖边,看到湖面宽阔,水涨潮落,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联想到大雁南飞,不由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咏物抒怀的作品。诗的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六句以“风”、“潮”、“舟”、“桥”等意象构成一幅秋日钱塘湖边的画面,后二句则由景及情,抒发了因听笛而产生的无限乡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写景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