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别高堂,牵裾不能止。
山川慎跋涉,丁宁颇娓娓。
十指瘦见骨,动劳结行李。
距此曾几时,音容今已矣。

【注释】:

  1. 伊昔:往日。高堂:旧时指父母或长辈的家。牵裾,拉住衣襟。不能止:指不能阻止他离去。
  2. 山川:泛指南方险要之处,这里代指家乡。慎:谨慎、小心。跋涉:跋山涉水。丁宁:再三叮咛。娓娓:形容话多而和气。
  3. 十指瘦见骨:形容手指甲已经长到可以看见骨头了,指长途旅行辛苦。动劳:使劳累。结:系,绑。行李:外出时带的箱笼等物品。
  4. 距此曾几时:距离现在已经有多久的时间了。曾几时:多长时间?
  5. 音容今已矣:你的声音和容貌现在都不见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好友黄俞邰南归的消息后所作。诗人通过怀念与黄俞邰的友情以及对其离乡背井的同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伊昔别高堂,牵裾不能止”回忆过去两人离别的情景,当时依依不舍的情绪无法用语言表达。次句“山川慎跋涉,丁宁颇娓娓”则描写了黄俞邰在外旅途艰辛,但仍然嘱咐再三,表现了他深厚的友谊和关心。三句“十指瘦见骨,动劳结行李”则直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黄俞邰的手因为长途跋涉而变得十分粗糙,连带着连行李也绑得紧紧的。四句“距此曾几时,音容今已矣”则是诗人对于黄俞邰南归后音信全无的惋惜之情。整首诗以真挚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