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乌山前春欲暮,阿子前湖采莼去。
藕根菱叶生满湖,艇子湾湾不知处。
画竿十尺挑碧丝,香莼宛转生华滋。
山前山后人难遇,采得盈筐欲寄谁。

湘湖采莼歌

鸭乌山前春欲暮,阿子前湖采莼去。

藕根菱叶生满湖,艇子湾湾不知处。

画竿十尺挑碧丝,香莼宛转生华滋。

山前山后人难遇,采得盈筐欲寄谁。

注释及赏析:

  • 鸭乌山:指代某个具体地点或自然景观。
  • 春欲暮:春天将要结束,暗示时间紧迫。
  • 阿子:年轻的女子,即阿子。
  • 前湖:靠近鸭乌山的湖泊。
  • 采莼:采集莼菜。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其嫩叶可食,营养丰富。
  • 藕根菱叶:指的是莼菜生长的环境,藕和菱的叶子在水中生长。
  • 艇子湾湾:船行于水中,形成弯弯曲曲的水面。
  • 画竿:形容使用工具的细致和技巧。
  • 碧丝:用来形容莼菜的颜色。
  • 香莼:美味的莼菜。
  • 宛转生华滋:形容莼菜的美味和口感。
  • 山前山后:可能暗指地理位置上的不同,也可能有其他象征意味,如时间的流逝、机遇的多寡等。
  • 人难遇:表达了一种稀有和难得的意思。
  • 盈筐欲寄谁:意味着收获满满,想要分享给谁却不知道。

译文:

在鸭乌山前等待春天即将过去,年轻的阿子来到前面那个湖边采摘新鲜的莼菜。湖中长满了藕和菱叶子,船儿在这弯弯绕绕的水道中难以辨认方向。她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竿,挑选着那些碧绿色的莼菜,品尝着美味,莼菜在水中旋转着,仿佛有了生命力。虽然山水之间人难再遇见,但她已经采摘了许多,打算要送给什么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和勤劳采摘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环境之中,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以及劳作的艰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