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回篱边径,暝色清心目。
返照入流明,孤烟澹寒绿。
前墟出镫火,隔岸归樵牧。
之子不可期,松床酒空漉。
【注释】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襄阳(今湖北襄樊):唐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故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篱边径:篱笆旁边小路上。暝色清心目:天色昏暗,使人心情宁静。返照:夕阳西下时的余光。流明:流水中的光亮。澹寒绿:微泛青色的烟雾。前墟:村庄前面的地方。镫火:打火石燃火的器具。隔岸:对岸。归樵牧:回家砍柴、放牧的人。之子:指友人。松床酒空漉:松树做成的枕头上已经没有酒了,酒杯也空空地放着。漉:倒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的乡村图景,表现了主人公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怅然若失的心情。
开头四句写日暮时分作者漫步于山村小路,只见暮色苍茫笼罩着周围的一切,使人们的心情变得宁静而舒畅。接着,“返照”一句,又由静而动,以“返照”映入水中的光亮,衬托出水面上那缕青烟的淡薄,渲染出一种幽深寂静的境界。“孤烟”两句紧承“返照”句而来,描写的是村头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它把一片宁静的气氛渲染得更为浓重。
末二句“前墟”一联,点出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村外,写的是村头灯火通明的情景。“隔岸”一联,则是从对面传来的歌声和樵夫牧童的笛声,更显出山村的宁静。这最后二句,既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也流露出他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欣喜。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井,首尾相应。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无华,不事雕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