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吹西堂,秋日亦洒洒。
在墅有谢公,下坐及裴楷。
弦诵代丝竹,童冠列慧騃。
高怀浩然兴,微语涣以解。
作技任众长,观场笑予矮。
譬彼黄金台,骏骨亦可买。
况当炎蒸馀,暑退气稍□。
水潦收前池,林花覆高嶰。
中厨饬修肴,姜韭纷布摆。
谁道鲈鱼鲜,此鲤出徒骇。
暗抚大食刀,双环总精锴。

【注释】

  1. 凉风吹西堂:清凉的秋风从西方吹来。
  2. 秋日:秋天。亦洒洒:也显得清爽宜人。
  3. 在墅:别墅。谢公:指东晋大诗人谢安,字安石,曾隐居于会稽东山。
  4. 下坐:坐下。裴楷:名楷,字彦道,东晋著名书法家。
  5. 弦诵:指弹琴唱歌。代丝竹:用乐器代替丝竹声。
  6. 童冠列慧騃:儿童戴着帽子,排列整齐,如同聪明伶俐的小鬼头。
  7. 高怀:高尚的情怀。浩然兴:豪迈的兴致。
  8. 微语涣以解:细微的话语能让人心情开朗。
  9. 作技任众长:发挥各自的技艺特长。
  10. 观场:看场,指观看比赛。笑予矮:讥笑自己技艺不高。
  11. 譬彼黄金台:比黄金台还要贵重。比喻非常珍贵。骏骨:骏马的筋骨,这里指人才。
  12. 况当炎蒸馀:尚且在炎热之后。炎蒸:夏天的暑气。
  13. 水潦收前池:雨水退去后,池塘里的水干了。潦:雨水。
  14. 林花覆高嶰:林间的花朵覆盖着高大的树木。嶰:高大的树木。
  15. 中厨:内室厨房。饬修肴:准备丰盛的菜肴。
  16. 姜韭纷布摆:各种蔬菜摆放得杂乱无章。
  17. 谁道鲈鱼鲜:谁说鲈鱼不鲜美?
  18. 此鲤出徒骇:这鲤鱼来自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徒骇河。
  19. 暗抚:暗中抚摸。大食刀:大型的刀具。总精锴:总揽精细。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冯国博而作。冯国博即冯翊(今陕西大荔),是当时有名的才子。冯国博和友人在西堂饮酒吟诗,席上有谢安、裴楷等人参与,大家相互敬酒,互相取乐,气氛十分热闹。作者在此诗中描写了这一场面,表现了他豪情壮志、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
    “凉风吹西堂,秋日亦洒洒。”秋风习习,天气渐渐凉爽起来。
    “在墅有谢公,下坐及裴楷。”在别墅里,我们请到了谢安和裴楷两位大文人做客,真是难得啊。
    “弦诵代丝竹,童冠列慧騃。”“弦诵”指的是弹琴唱歌的声音。“代丝竹”是指用乐器代替了丝竹声,说明宴会上没有奏乐。“童冠”是古代成年男性戴的帽子,用来表示年轻有为。“列慧騃”,意思是将孩子们一个个排列出来,让他们像小聪明的孩子一样,充满智慧和机智。
    “高怀浩然兴,微语涣以解。”“高怀”是指高尚的胸怀和境界,形容诗人心境开阔,豪情满怀。“浩然兴”则意味着这种胸怀和境界可以激发出豪放的兴致。“微语涣以解”则是说,即使只是一些微妙的语言也能使人心情开朗,消除烦恼。诗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自己的豁然开朗、豪情满怀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技任众长,观场笑予矮。”“作技”在这里指的是擅长技艺,“任众长”则是指要发挥各自的优点和特长。“观场”是观看比赛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观察比赛的过程或结果。“笑予矮”则是自嘲说自己技艺不如人意。诗人用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谦虚谨慎、虚心学习的态度。
    “譬彼黄金台,骏骨亦可买。”“譬彼黄金台”是指比喻黄金台上的宝物都是非常珍贵的。“骏骨”指的是优秀的人才,“亦可买”则是说即使是如此珍贵的宝物也可以买来。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珍视。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况当炎蒸馀,暑退气稍□。”“况当炎蒸馀”,是指在这个时候天气已经转热,人们需要避暑消汗。“暑退气稍□”则是说随着夏天的炎热过去,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宜人。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描绘了夏日炎热过后的舒适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
    “水潦收前池,林花覆高嶰。”“水潦”是指积水和洪水,“前池”指的是前面的池塘。“林花覆高嶰”则是说林间的花朵覆盖着高大的树木。这里的景色应该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诗人通过对这样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中厨饬修肴,姜韭纷布摆。”“中厨”是指内室厨房,“敕修肴”指的是准备丰盛的菜肴。“姜韭纷布摆”则是说各种蔬菜摆放得杂乱无章。这里的诗句描绘了主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食文化。
    “谁道鲈鱼鲜,此鲤出徒骇。”“谁道”是反问句式,表示疑问的语气。“鲈鱼”是一种珍贵的鱼类,“徒骇”是黄河入海口附近的一条河流。“此鲤出徒骇”则是说这条鲤鱼来自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徒骇河。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特产的自豪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暗抚大食刀,双环总精锴。”“暗抚”是暗中抚摸的意思。“大食刀”是指大型的刀具,“总精锴”则是说总揽精细之处。这里的诗句描绘了主人熟练地使用锋利的大刀,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艺。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展现了主人的威武形象和豪放气概。
    【结语】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宴会场景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