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长旟,旦日耀严装。
君子奉明诏,叱驭辽水阳。
嘉绩著圻甸,贤声比张王。
念兹根本地,曾见蛟龙翔。
因假两省贵,爰展三辅光。
高江蔽鸭绿,大府开熊黄。
隆冬播弘泽,能令草不僵。
私惜离子舍,何以慰高堂。
忽当迪新恩,子弟皆腾骧。
独予托末契,愿服前车箱。
一揽山海胜,再观边塞长。
第恐冒雾露,以此留傍徨。
邮亭张饮饯,予亦持清觞。
临岐无所赠,聊献胏与肠。
宾雁倚南日,翙凤鸣东冈。
相期策荣名,还视湖海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押韵严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朔风吹长旟 —— “朔风”指北方的冷风,”长旟”即大鸟的翅膀,这里比喻高飞之志。
旦日耀严装 —— “旦日”指早晨,”严装”指盛装,这里指姜京兆赴任时的样子。
君子奉明诏 —— “君子”指姜京兆,”明诏”指皇帝的命令。
叱驭辽水阳 —— “叱驭”指驱马,”辽水”指北方的河流,这里指前往辽河以北的地方。
嘉绩著圻甸 —— “嘉绩”指美好的政绩,”圻甸”指边境地区。
贤声比张王 —— “张王”指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长子),这里用来形容姜京兆的名声。
念兹根本地 —— “此”指代姜京兆,”根本地”指家乡或故土。
曾见蛟龙翔 —— “蛟龙”指古代传说中的龙,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因假两省贵 —— “两省”指中书省和门下省,这里指朝廷中的高位官员。
爰展三辅光 —— “爰”通”原”,指开始,”三辅”指京兆府所在的长安一带。
高江蔽鸭绿 —— “高江”指长江,”鸭绿”指江水的颜色。
大府开熊黄 —— “大府”指官府或衙门,”熊黄”指珍贵的药材。
隆冬播弘泽 —— “隆冬”指冬天,”播弘泽”指广泛传播恩德。
能令草不僵 —— “能令”指能够做到,”草不僵”指草木得到滋养而不枯萎。
私惜离子舍 —— “子舍”指儿子的住处,”私惜”指私下里惋惜。
何以慰高堂 —— “高堂”指父亲或家母,”慰”指安慰。
忽当迪新恩 —— “迪新恩”指接受新的恩典或荣誉。
子弟皆腾骧 —— “子弟”指家族成员,”腾骧”指飞驰。
独予托末契 —— “末契”指最后的机会或机会不多了。
愿服前车箱 —— “前车箱”指前面车辆的车厢,这里比喻前面的路还很长。
一揽山海胜 —— “一揽”指全部掌握,”山海”指自然景观。
再观边塞长 —— “边塞”指边疆地区,这里指边远地区。
第恐冒雾露 —— “第恐”指担心会遭遇困难,”冒雾露”指冒着困难前行。
以此留傍徨 —— “傍徨”指犹豫不决。
邮亭张饮饯 —— “邮亭”指驿站附近的亭子,”张饮饯”指摆酒设宴送别。
予亦持清觞 —— “持”指拿着,”清觞”指酒杯。
临岐无所赠 —— “临岐”指来到岔路口,”无所赠”指没有什么可以送别的东西。
聊献胏与肠 —— “献胏与肠”指赠送给朋友一些肉和血,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慷慨。
宾雁倚南日 —— “宾雁”指宾客的雁群,”倚南日”指依靠南方的太阳。
翙凤鸣东冈 —— “翙凤鸣东冈”形容鸟儿在东方的高岗上鸣叫。
相期策荣名 —— “相期”指约定,”策荣名”指追求功名。
还视湖海傍 —— “还视”指回头看,”湖海傍”指广阔的湖泊和海洋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