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翮簸海出,龙文郁云翔。
君子秉令仪,特达成圭璋。
弱龄弄柔翰,矫矫升词场。
国士傲管乐,才子倾裴王。
中途骋轶足,千里驾骕骦。
一出登承明,再出侍建章。
以次跻荣列,广宿罗文昌。
当其隆献赞,腰组县谏囊。
暨乎莅台端,冽冽怀风霜。
虽复历华要,数岁周岩廊。
从容副司元,国计归少常。
夙昔侍文赋,曾载西园觞。
为陪浚冲谈,每登御史床。
玄冬会皇览,甲子回青苍。
练日宾以集,迎春物能芳。
曩者严夫子,解犗投沧浪。
出处虽异致,千载同馨香。
我将赠微言,道大难敷扬。
庶几景风徽,山水高且长。
龙文篇祝严司农寿并贻其大令侍御凤翅拨海而出,龙文郁云翔。
君子秉令仪,特达成圭璋。
年少时弄柔翰,矫健升词场。
国士傲管乐,才子倾裴王。
中途骋轶足,千里驾骕骦。
一出登承明,二出侍建章。
依次跻荣列,广泛罗文昌。
当其隆献赞,腰组悬谏囊。
及至莅台端,凛冽怀风霜。
虽复历华要,数载周岩廊。
从容副司元,国计归少常。
夙昔侍文赋,曾载西园觞。
为陪浚冲谈,每登御史床。
玄冬会皇览,甲子回青苍。
练日宾以集,迎春物能芳。
曩者严夫子,解犗投沧浪。
出处虽异致,千载同馨香。
我将赠微言,道大难敷扬。
庶几景风徽,山水高且长。
【注解】:
1.龙文篇:即《龙文颂》。
2.严司农:严光。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交,字子陵,少学于浙江,年长后不愿仕宦,隐居富春江上桐庐县,耕钓自娱。光武诏征不起,后光武在会稽祭告天地,请他为太师,不从;又诏封钱塘长余山为侯,亦不从。光武只好赐给帛二百匹、钱二万以及“乘舆器服”等。公元41年,光武东归,严光仍坚持不从征召。
3.大令侍御:指严光的长子严敦任侍御史。
4.凤翮(huī):凤鸟翅膀的硬毛。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5.龙文:指皇帝诏书。
6.郁:积聚。
7.令仪:美好的仪表或风度。
8.弱龄:年轻的时候。弄:玩赏。
9.矫矫:挺拔的样子。
10.国士傲管乐:战国时齐国稷下先生淳于髡,善于言谈,齐威王很赏识他。他曾对齐威王说:“王者之迹,何尝可以胜人,而肯效人自失哉!”意思是说,有作为的君王,他的志向和气节是不能被人超越的。管仲是相国,乐毅是大将,他们各有所长。淳于髡用“管乐”来比喻齐威王自己。
11.才子倾裴王:南朝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他为人风流俊逸,与当时的名士谢安、范云等交往甚密。后来任尚书仆射,因事触怒皇上而被贬谪到临川郡(今江西省南),他在那里写下了许多抒发情怀的诗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入若耶溪》一诗,其中有句云:“林壑瞻余晖,云霞启奇趣。”
12.中途骋轶足:指马援在西域立功归来时,东汉光武帝曾送他一匹马,他骑上马就走了,说:“受命于庙堂之上,听用在千里之外。”后用“中途骋轶”形容人不受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3.国计归少常:指张骞。他是西汉著名的外交家,汉武帝派遣他出使西域。他在途中被匈奴所围困,幸亏同伙中有一汉人叫随行的苏武,于是两人共同突围。苏武始终不肯投降匈奴,最后回到汉朝,被任命为中郎将。
14.夙昔侍文赋:指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三国时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曾经作过多次应举不遇的诗文,表达他对仕途失意的悲慨之情。
15.浚冲:指司马浚。
16.皇览:指帝王阅览的图书典籍。
17.练:白昼。
18.迎春物:指梅花。古代把梅花看作是岁寒三友之一。
19.严夫子:指严光。
20.解犗(lú)投沧浪:指东汉初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陈涉少年时贫穷困苦,曾经在渔阳戍兵时偷了同伴鱼网里的鱼充饥,后领导了秦末大起义。
21.出处:进退出处。指人的政治地位或出处行止。
22.千载同馨(xīn)香:语本《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意是指孔子对弟子颜回的崇敬之情,后用来比喻尊敬贤人的心情。
23.景风徽:犹言风景。
24.山水高且长:语出晋代傅咸《述怀》,诗云:“山川何壮丽?松柏郁嵯峨。悠悠永流泽,泛泛成涟波。愿得长相依,比翼飞河洛。”这里用来形容景色秀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