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持使节远扬舲,落木层波共杳冥。
泽畔有人哀郢客,云中何处降湘灵。
雨过斑竹千丛绿,潮落芳兰两岸青。
回首旧游今阻绝,不堪寂寞对遗经。

【注释】

①曾:曾经,过去。持使节:担任使节。远扬舲(líng):驾着小舟,远游。

②落木层波:落叶满山,水波层层。杳冥:深远。

③泽畔:水边。郢客:指屈原。传说中楚国的爱国诗人。

④云中:云中之境。湘灵:即湘妃,传说中的西王母之女,溺死湘江。

⑤雨过:雨后。斑竹:竹子的一种,因竹叶有斑纹而得名。千丛绿:形容竹子郁郁葱葱。潮落:潮退,涨潮已去。芳兰:香草,指兰花。两岸青:指岸边的青草。

⑥回首:回顾往昔。旧游:过去的游乐之地,指岳阳楼。今阻绝:现在被阻绝了。

⑦遗经:遗留下来的古籍。

【译文】

我曾奉命出使,驾着小舟远游;满山落叶,水波层层叠叠。

在水边有人像屈原一样哀吟哭泣;云中不知何处是西王母的瑶台?

雨后竹林千顷翠绿,潮退时岸边的野草青葱。

回想昔日游乐的地方,今天却已被人阻绝,我无法排解心中的寂寞,只能面对那些遗留下来的古籍。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借咏史抒己怀。首联写自己曾奉命出使,驾着小舟远游;满山落叶,水波层层叠叠。“曾”字领起,交代了自己此次出游的时间和目的。颔联写自己在洞庭湖畔触景伤怀,想到屈原、湘君等古人,不禁为之动容落泪。颈联写自己看到雨后竹林,想到湘君的哀愁;看到潮退后岸边青草,想到湘君的孤独。尾联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往日旧游,如今物是人非,故人不在,只能对着遗经黯然神伤。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幽远空灵,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