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忆尧峰麓,溪山匝故居。
层林啼戴胜,浅濑聚王馀。
烟绕墟中绿,风来水面徐。
时因行饭出,初不要蓝舆。
遥忆尧峰麓,溪山匝故居。
层林啼戴胜,浅濑聚王余。
烟绕墟中绿,风来水面徐。
时因行饭出,初不要蓝舆。
译文:
在遥远的记忆里,我常常回忆起那美丽的尧峰之麓,周围是环绕的溪水和山峦,仿佛回到了我的旧居。
那里层层叠叠的树林中,鸟儿们正在啼叫,好像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呼;溪边的浅濑聚集了众多鱼儿。
四周被绿色的烟雾所笼罩,村庄中的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香气;微风吹过水面,带来一丝宁静与和谐。
有时我会带着饭菜外出行走,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但我并不需要乘坐华丽的马车出行,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如此美好,无需豪华的装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尧峰的深情怀念。首联通过“遥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尧峰的遥远回忆,以及对于故居的深深眷恋。颔联则具体描写了尧峰的自然景观:层林尽染,鸟儿欢鸣;浅濑汇聚,鱼儿游动。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尧峰的生态美,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
颈联进一步渲染了尧峰的宁静与美丽:“烟绕墟中绿,风来水面徐。”这里的“烟绕”与“风来”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既展现了尧峰的宁静,又表现了自然的生机。尾联则转入日常生活,诗人描述了自己偶尔外出散步的情景,并强调了出游的轻松和愉悦。同时,尾联中的“初不要蓝舆”也暗示了诗人并不追求奢华的旅行方式,更注重与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尧峰美景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清初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