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客逾修岭,居人傍古原。
枣林桑泊地,土屋版桥村。
千里戌烟断,五更驮铎欢。
白头归计切,雨雪敢停辕。
注释:
行客:旅人。逾:超过。修岭:山岭。古原:原野。枣林桑泊地:枣树林与桑树的湖泽地带。土屋版桥村:用板建成的房屋和木桥的村庄。千里戍烟断:千里外的边关烽火已息。五更:天还未亮的时候。驮铎欢:马匹嘶鸣,声音欢快。归计切:回家的计划迫切。雨雪敢停辕:冒着风雨也不敢停下车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齐河道中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边关生活图景,抒发了对家乡、亲人及国家命运的无限忧虑和思念之情。
首句“行客逾修岭”,诗人以“行客”自称,表达了他远离家乡、远赴边疆的无奈与辛酸。“逾”字表明他越过了高山峻岭,形象地描绘了他旅途的艰难与艰辛。接着,“居人傍古原”,诗人以“居人”自指,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站在边塞的古原上,望着故乡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颔联“枣林桑泊地,土屋版桥村”,诗人继续描绘了边关的生活场景。他看到了枣树林中的枣树已经成熟,桑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桑葚,而湖泽之地也长出了绿油油的芦苇。这些自然景观给边关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同时,他还看到了用木板搭建而成的简陋房屋和木桥,这些建筑反映了边关艰苦的生活条件。
颈联“千里戍烟断,五更驮铎欢”,诗人以“戍烟断”形容边关烽烟稀少,意味着战事已经平息,和平有望。“驮铎欢”则描绘了士兵们欢腾鼓舞的情景,他们骑着战马,载着战鼓,一路欢歌笑语,展现了边关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尾联“白头归计切,雨雪敢停辕”,诗人以“白头”形容自己的年岁已高,归乡之心愈发迫切。他担心路途遥远而寒冷,雨雪交加时无法停车休息,于是更加坚决地加快了行进的步伐。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家国安危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己使命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边关生活的描绘和对家国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意境深远而含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