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邈然去,孤峰自辟门。
地容方丈洁,天护草堂尊。
风节千春见,行藏两世论。
荒荒西日下,梵磬肃朝昏。
囊云大师山居
夫子邈然去,孤峰自辟门。
地容方丈洁,天护草堂尊。
风节千春见,行藏两世论。
荒荒西日下,梵磬肃朝昏。
注释:
囊云大师山居(囊云:即指囊云大师,山居:山中居住)
夫子: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以“夫子”自称,表明了诗人的清高和超脱。邈然:遥远的样子,形容距离之遥远。
孤峰自辟门:形容山峰独立,宛如一个门户。
地容方丈洁:大地如被清洗一样洁净。
天护草堂尊:天空像保护着草堂那样庄严。
风节千春见,行藏两世论:意思是风骨和节气在一年四季都能显现出来,行藏进退也经历了两世。行藏:进退、取舍。
荒荒西日下,梵磬肃朝昏:荒凉的西方日落时分,寺庙里传出的梵音磬声显得格外肃穆而沉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囊云大师山居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首句“夫子邈然去”,直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超然离俗。接着,“孤峰自辟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独立而幽静的景色,也隐喻了主人公的超然和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环境。“地容方丈洁,天护草堂尊”,通过对比天地之大来衬托山居之小,同时赞美山居环境的清净。“风节千春见,行藏两世论”,则是对主人公性格和行为的评价,既表现了他的坚韧不拔,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荒荒西日下,梵磬肃朝昏”,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夕阳下的山居,寺庙里的梵音磬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