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程当落日,重经古陵傍。
陵柏摧为薪,百里爨室香。
石人枕石马,鱼镫暗失光。
熊罴既不守,穴狐起相商。
自昔帝王终失势,土花滴尽行人泪。
猎人获得大鹿归,角下小牌隐有字。
摩挲知写放鹿年,谁识汉陵当日事。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陵墓的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古代陵墓的荒凉与破败,以及古代帝王终将失去权力的命运。
我们来看第一句:“行路难”,这是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里的“难”字,既指旅途的艰难,也暗含了人生中的种种磨难。
我们看到第二句:“客程当落日,重经古陵傍。”这里的“重经”二字,表明诗人多次经过这个古陵墓地,而“落日”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古陵两旁的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第三句:“陵柏摧为薪,百里爨室香。”这里,诗人用“摧”和“香”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古陵墓地周围的景象。柏树被砍作柴火,炊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哀婉的氛围。同时,“百里爨室香”也暗示了古陵墓地的广阔。
第四句:“石人枕石马,鱼镫暗失光。”诗人通过这些石头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古陵墓地的荒凉。石人和石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人间的无常。而“鱼镫暗失光”则形象地描绘了夜幕降临时,古陵墓地显得更加阴森可怖。
第五句:“熊罴既不守,穴狐起相商。”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熊罴等动物人格化,表达了它们不再保卫家园、守护陵墓的无奈和悲哀。同时,“穴狐起相商”则暗示了盗贼或奸臣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古陵墓地的危机。
第六句:“自昔帝王终失势,土花滴尽行人泪。”这句诗总结了前文的内容,揭示了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但最终都难免一死,其权势和地位如同土花般消逝殆尽。同时,“行人泪”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猎人获得大鹿归,角下小牌隐有字。”这里,诗人以猎人捕得大鹿为引子,暗示了古陵墓地可能曾经发生过某种重大事件。而“角下小牌隐有字”则暗示了这块土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整首诗通过对古陵墓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英雄故事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古陵墓地的荒凉景象,以及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带来的无尽哀愁。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英雄故事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