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午蒙蒙,缘源兴未穷。
亭虚遥浦见,磴曲野萝通。
倚石搜仙乳,凭云数断鸿。
前村逢采药,疑是鹿皮翁。
这首诗的原文是:
山行
山气午蒙蒙,缘源兴未穷。
亭虚遥浦见,磴曲野萝通。
倚石搜仙乳,凭云数断鸿。
前村逢采药,疑是鹿皮翁。
我将提供该古诗的翻译:
译文
在山中行走,感受着山间的清新气息,仿佛一直走到尽头。
远处的小亭子,可以遥望远处的江面,小径弯曲,野草生长。
倚靠在石头上寻找仙人留下的乳汁,依靠着云雾,数着归去的大雁。
前村遇到一个正在采药的人,我怀疑他是鹿皮翁。
关键词释义
- 山行:在山中的旅行或行走。
- 山气午蒙蒙:形容山路旁的山间雾气弥漫。
- 缘源兴未穷:沿着山间小路一直向前,兴致未尽。
- 亭虚遥浦见:一座小亭子矗立于远处,可以远眺江面。
- 磴曲野萝通:山路蜿蜒曲折,两旁长满野草。
- 倚石搜仙乳:靠在岩石上寻找仙人留下的乳汁。
- 凭云数断鸿:依靠云雾,数着飞过的大雁。
- 前村逢采药:在前方村庄遇到一位正在采药的人。
- 疑是鹿皮翁:怀疑遇到的人是鹿皮老人,一种虚构的角色,常出现在古代诗文中。
赏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林的美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首句“山气午蒙蒙”描绘了山间早晨的朦胧景象,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第二句“缘源兴未穷”则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无尽追寻。第三句“亭虚遥浦见”,展现了小亭子位于高处,能够远眺江面的景色;“磴曲野萝通”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周围环境的生机。第四句“倚石搜仙乳”和第五句“凭云数断鸿”,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遐想和对大雁归巢的观察。最后两句“前村逢采药,疑是鹿皮翁”,则是诗人偶遇一位采药的老人,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诗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作。
杜牧的《山行》不仅是一首赞美深秋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山川、云雾、人物等多种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