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花,飞飞落何处。
高楼千万重,宛转从此去。
迢遥远道归无期,愿得日夜南风吹。
吹著杨花入怀抱,妾颜长比陵苕好。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杨白花》,全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 杨花:指柳絮,常在春天飘飞。
  • 子规啼声:杜鹃鸟的叫声,常用于表达哀伤之情。
  • 龙标:指的是地名,这里泛指远方的地方。
  • 五溪:指湘江上游的五个支流,也泛指南方的水乡。
  • 我寄愁心与明月:我把满怀愁绪托付给明亮的月光,让它带到远方的朋友那里。
  • 夜郎西:指夜郎国(古代一个以夜郎山命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位于今贵州西部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杨花”是春天飘飞的柳絮,次句则点明季节和环境。“杨花落尽”四字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象,而“子规啼”则渲染出凄清的氛围。第三句中,“龙标”即“岭南一郡”,是当时人迹罕至之地,“过五溪”则更显偏僻荒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两地之间的遥远距离,为后文的抒怀作铺垫。

后两句则是直接抒情。“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将忧愁之心托付给月亮,希望它能将这份忧愁带给远方的朋友。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又体现了他高洁的品质。最后一句“随风直到夜郎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远和执着,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杨白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