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淅淅动人愁,碧树垂垂为谁发。
可怜塞上燕支山,染花不就花枝殷。
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
花开连理古来少,并蒂同心不相保。
名花珍异惜如珠,满地飘残胡不扫。
杨柳丝丝二月天,玉门关外无芳草。
纵费东君着意吹,忍经摧折春光老。
看花不语泪沾衣,惆怅花间燕子飞。
折取一枝还供佛,征人消息几时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出运用的艺术手法,最后点明其艺术效果。

“黄沙淅淅动人愁”,黄沙漫天使人愁思满怀。“可怜塞上燕支山,染花不就花枝殷”。燕支山,在今甘肃境内,山上盛产名贵的山茶花。诗人借燕支山的山茶花来比喻自己。“染花不就花枝殷”,意思是山茶花开得鲜艳,却没有开放到最美好的地步,这是诗人的一种自我感慨。

“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江城”指苏州,是吴地(吴语区)的代表词,也是唐宋时期文人所向往的胜地。“杜鹃啼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日暮春风起,杜鹃叫三声。杜鹃又叫杜宇,鸣时如叹如泣,情致凄切感人。诗人以“杜鹃啼血”来反衬自己的心情。

“花开连理古来少,并蒂同心不相保。”连理枝即双生的枝条,古代传说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并蒂”为两个心连在一起。“不相保”意为不能相守,不能永存。诗人用连理枝和并蒂花来比喻爱情的美好,然而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长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奈与悲哀。

“名花珍异惜如珠,满地飘残胡不扫。”名花珍异,珍贵异常的花。这里指山茶花。“纵费东君着意吹,忍经摧折春光老。”春风吹拂着花儿,花儿却经受不住摧折,这不禁让人感到惋惜。“看花不语泪沾衣,惆怅花间燕子飞”。“惆怅”是忧伤的意思,作者看到落红满地,不禁伤感起来。燕子也因落花而离去。

“折取一枝还供佛,征人消息几时归。”诗人希望有人能为自己折一枝山茶花,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征人消息,征人的消息。这里的“征人”代指南宋统治者的抗元军队。征人的消息是诗人最关心的问题。

【答案】

示例1:“黄沙淅淅动人愁”一句写景,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暗含诗人内心的愁绪。

译文:黄沙弥漫,使人愁思满怀。可怜塞上的燕支山,山茶花开得鲜艳却未能开到最美。

赏析:此句借用燕支山来比喻自己,暗含诗人内心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示例2:“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两句写景,描写了杜鹃啼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译文:江南的城邑里盛开的鲜花色彩艳丽,但杜鹃啼血的声音却让人心碎不已。

赏析: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江南的美丽景色与自己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示例3:“花开连理古来少,并蒂同心不相保。”两句写景,描写了并蒂花难以永固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奈感伤。

译文:连理枝虽然美丽却难以永固,并蒂花虽然相依却难以相守。

赏析: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连理枝、并蒂花来比喻爱情的美好,然而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长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奈与悲哀。

示例4:“名花珍异惜如珠,满地飘残胡不扫。”两句写景,描写了名花凋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译文:美丽的花朵被无情地扫落一地,令人惋惜不已。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名花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