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已暝色,一峰犹夕阳。
拾级身渐高,樵径何微茫。
回看断山口,树杪浮湖光。
松子向前落,道人开石房。
橘租养心性,取足须眉苍。
清磬时一声,流水穿深篁。
我生亦何幸,暂憩支公床。
客梦入翠微,人事良可忘。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所作的《宿福源精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千林已暝色,一峰犹夕阳。
释义:森林里的树木已经昏黄,只有一座山峰上还余晖未尽。
关键词注释:暝色——天色将晚时的暗淡色彩;千林——无数的树林;一峰——一座山峰;夕阳——落日的余光。
赏析: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夜晚来临时分的景象,通过“千林已暝色”和“一峰犹夕阳”两个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拾级身渐高,樵径何微茫。
释义:一步步登上台阶,越走越高,小路上雾气缭绕,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关键词注释:拾级——踩着石阶而上;身渐高——步步升高;樵径——砍柴人行走的小道;何微茫——多么朦胧、迷茫。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攀登过程中的感受,通过“拾级身渐高”和“樵径何微茫”等描写,展现了登山途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回看断山口,树杪浮湖光。
释义:回头望去,断崖口处,湖水倒映在树梢上。
关键词注释:回看——回头看;断山口——断裂的山口;树杪——树枝的顶端;浮——倒映;湖光——湖面的光彩。
赏析:这句诗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捕捉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回看断山口”和“树杪浮湖光”等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松子向前落,道人开石房。
释义:松果随风飘落,道人打开了石门。
关键词注释:松子——松树上落下的果实;向前——向下落的方向;道人——修道的人;开石房——打开石屋的门。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象和修行者的生活状态,通过“松子向前落”和“道人开石房”等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橘租养心性,取足须眉苍。
释义:橘树种植在庭院里,用来养护心情和性格,所需的橘子数量足够用不完。
关键词注释:橘租——种植在庭院中的橘子树;心性——心灵、性情;取足——足够用;须眉苍——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通过“橘租养心性”和“取足须眉苍”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清磬时一声,流水穿深篁。
释义:时而传来清脆的磬声,清澈的溪水流淌穿过茂密的竹林。
关键词注释:清磬——清脆悠扬的磬音;时一声——时不时地;流水——指清澈的水声;穿——穿越;深篁——深长的竹林。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林中的声音和景色,通过“清磬时一声”和“流水穿深篁”等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力。

我生亦何幸,暂憩支公床。
释义:我有幸来到此处休息,暂时栖息在支遁(支公)的床上。
关键词注释:支公——东晋僧人支遁,字道林,隐居剡县(今浙江嵊州)东山寺,世称支遁和尚、支道林。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旅行经历的感慨和珍惜,通过“我生亦何幸”和“暂憩支公床”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放松与愉悦,同时也体现了对支遁这位高僧精神生活的向往。

客梦入翠微,人事良可忘。
释义:客居他乡时,梦中进入了青翠的山巅,世俗的纷扰也随之消散。
关键词注释:客梦——旅居异乡时所做的梦;翠微——青翠的山巅;人事——世俗之事;良——确实;可忘——可以遗忘。
赏析: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通过“客梦入翠微”和“人事良可忘”等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烦恼、追求自然之美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文化的独特理解和价值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