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有烈士,轵里与易水。
庆卿虽不成,其事已并美。
专诸弑王僚,朱亥杀晋鄙。
惜哉博浪椎,何如圯桥屦。
公孙擅西蜀,可谓得士死。
连刺两大将,探囊取物耳。
皆从百万军,夜半入帐里。
七首中要害,绝迹复千里。
若论剑术精,前人莫能比。
胡使名弗传,无以著青史。
谁修侠客传,阙疑存二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歌颂历史上的侠义之士,抒发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全诗以古为鉴,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又咏古 其三”是第一句。“古来有烈士”,古人中有志于行义的人。“轵里与易水”,“轵”指今河南济源一带,“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西,两邑均属战国时魏国境内,是当时各国间频繁战争的地方。“庆卿虽不成”,“庆卿”指庆卿子,庆卿子即庆卿,战国时燕国刺客。“其事已并美”,“并美”指其事迹和成就都堪称完美。“专诸弑王僚”,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见于《史记.刺客列传》。“朱亥杀晋鄙”,朱亥是战国初人。“博浪椎”,据传为春秋时鲁班所制。“圯桥”“赤松子”,均为传说人物。《后汉书.逸民传》载:“张良,字子房,沛丰邑中阳里人。”张良曾受黄石公三卷书,后来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封留侯。“公孙擅西蜀,可谓得士死。”“公孙”指公孙述,东汉末年割据四川称帝,建号益州牧。“连刺两大将,探囊取物耳”,指张良、陈平二人。“皆从百万军,夜半入帐里”,诸葛亮用兵,每出奇计,能以少胜多,常令敌军闻风丧胆。“七首中要害,绝迹复千里。”“七首”指《七略》《汉志》,汉代刘歆所编的一部书目目录。“绝迹复千里”,意谓从此之后,他的名字便消失于世了。“若论剑术精,前人莫能比”,此句承上启下。“胡使名弗传,无以著青史”,李白自谦其文才不显,所以未能流传下来。“谁修侠客传,阙疑存二子”,李白自称写诗只是“偶得之”而不求传世。“二子”,指张良、陈平二人。“阙疑存二子”,意为留下疑问,让后人去猜测。
本诗开头四句,点出了题旨,即颂扬那些具有高尚节操的古代侠义之士。接着八句,则具体描写了这些人的行事作风及其影响。最后六句,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