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注就授生徒,虞仲祠前一老夫。
乌几看云吟菌阁,布帆冲雨醉菱湖。
空山抚操弹三峡,故国兴怀赋两都。
同辈半非身健在,为谁写入炼丹图。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写画中人物的肖像和行为,表达了对主人公长寿的祝福。首联“春秋注就授生徒,虞仲祠前一老夫。”意思是说:春秋经籍已全部注疏完毕,传授给那些学生,在虞仲祠前的这位老人就是一位老学者。颔联“乌几看云吟菌阁,布帆冲雨醉菱湖。”意思是:在乌几山边,老人看云吟诵,在洞庭湖畔,老人驾舟冲雨,沉醉于菱湖之中。颈联“空山抚操弹三峡,故国兴怀赋两都。”意思是:在空旷的山间弹奏琴瑟声声,在旧地思念故乡、抒发感慨之情、写下《两都赋》。尾联“同辈半非身健在,为谁写入炼丹图。”意思是:与我同时代的人大半都已去世了,这首诗是为那些还在世的人写的。炼丹图,指的是道教的内丹修炼图。
【答案】
题目:《题海虞孙子长七十寿图》
译文:
春秋经籍已经注疏完毕,传授给学生,在虞仲祠前这位老者就是一位老学者。
乌几山边,老人看云吟诵,在洞庭湖畔,老人驾舟冲雨,沉醉于菱湖之中。
在空山中弹奏琴瑟声声,在旧地思念故乡、抒发感慨之情、写下《两都赋》。
与我同时代的人大半都已去世了,这首诗是为那些还在世的人写的。
注释:
春秋:春秋经,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虞仲祠:相传黄帝时贤人虞仲所建的祠庙。
乌几:地名。
两都:指汉代司马相如所作的《子虚赋》、《上林赋》。
赏析:
这是一篇题画诗,作者借题发挥,赞美了主人公的学问与才华。诗人先从年龄入手,点明主人公的年龄;然后抓住关键,突出主人公的学问与才学;接着描写主人公的行为举止;最后表达诗人的感情,并说明诗人创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