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走马向天涯,回首关河数暮鸦。
大庾岭头初罢战,贺兰山下不思家。
诗成碛里因闻雁,书到江南定落花。
夜半酒楼羌笛起,软裘冲雪踏鸣沙。

【注释】

①曾庭闻:曾几(1180-1263),字南叔,号茶山居士,江西赣州人。孝廉:指孝廉方正,即选拔的贤能之士。②大庾岭头:今广东、江西两省交界的大庾岭。③碛里:沙漠地带。④羌笛:羌族乐器。⑤鸣沙:沙漠中的风声如鸣沙。

译文

十年间骑马走天涯,回首关河已是日落乌鸦。大庾岭头刚刚停歇战斗,贺兰山下不再思念家乡。诗写成在沙漠听到雁叫,书信送到江南花已落地飘零。夜半酒楼羌笛吹起,我穿着软皮大衣踏响沙漠。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从“十年走马向天涯”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此次离别的感慨,以及他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而“回首关河数暮鸦”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寥的深深感叹。

首句“十年走马向天涯”,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这里的“走马”指的是骑马,而“天涯”则表示遥远的距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第二句“回首关河数暮鸦”则是对前句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离别后孤独和寂寥的深深感叹。这里的“关河”代表的是广阔的地域,“暮鸦”则是指天空中飞翔的乌鸦。诗人用“数暮鸦”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第三联“大庾岭头初罢战,贺兰山下不思家。”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战场画面。诗人通过对大庾岭和贺兰山的具体描写,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对于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尾联“诗成碛里因闻雁,书到江南定落花。”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波动。诗人在沙漠中听到了雁叫,这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而当他收到书信时,却看到江南已经飘落了花瓣,这意味着家人朋友可能已经离去或失去了联系。这种情感上的起伏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的思念和失落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对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寥的深深感叹,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