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京华共酒尊,十人今有几人存。
多愁我已嫌身世,高卧君还长子孙。
士马孤城喧渡口,云山老屋冷溪门。
相逢万事从头问,桦烛三条照泪痕。

【注释】

庚子:即公元130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锡山: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市南。

吴永调:作者的同年友。

“多愁”句:意谓自己已厌恶这身世浮沉之苦。

高卧:指隐居。

士马:指士兵。孤城:指孤立无援的城池。

云山:指群山环抱的山势,此处借喻自己的身世。

桦烛:用桦木制成的蜡烛。

【赏析】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有感赋赠 其一》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此诗是诗人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300年)八月访问同年吴永调于无锡时所写,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变幻的感慨。

首联“廿载京华共酒尊,十人今有几人存?”感叹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去了二十多年。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曾经与自己一起喝酒、畅谈的人如今又有几呢?这里既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也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多愁我已嫌身世,高卧君还长子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身处乱世、身世飘零的无奈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子孙繁衍、家族兴旺的羡慕之情。这里的“多愁”、“嫌身世”都是比喻,形容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而“高卧”则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世间的变化。

颈联“士马孤城喧渡口,云山老屋冷溪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荒凉的画面。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而“云山老屋冷溪门”则更加具体地展现了这种凄凉的景象,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尾联“相逢万事从头问,桦烛三条照泪痕。”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后的种种事情都要重新开始的态度。这里的“从头问”可以理解为对于过去的事情不再纠缠不清,而是要重新开始面对;而“三条”则是指三根蜡烛,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这句诗不仅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也蕴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