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蜕谁传不死方,最高枝处忆同行。
移将吸露迎风意,做就轻躯细骨妆。
薄鬓影如逢越女,断肠声岂怨齐王。
内家近作通侯相,赐出貂蝉傲粉郎。
这首诗是一首咏蝉的诗,诗人以蝉自喻,以蝉的高洁来表达自己的品格。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仙蜕谁传不死方,最高枝处忆同行。
- “仙蜕”指的是蝉的蜕壳,象征着神仙般高洁的生命。“谁传不死方”表达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渴望。“最高枝处忆同行”则是指蝉在树枝上鸣叫,仿佛是在回忆它们的同伴。这一句描绘了蝉在枝头独自鸣叫的景象,也暗示了生命的孤独和坚韧。
- 移将吸露迎风意,做就轻躯细骨妆。
- “吸露迎风”形容蝉在夏日里吸食露水并迎风而鸣的情景。这里的“做就轻躯细骨妆”则是对蝉体态的赞美,认为它们的身体轻盈,骨骼纤细,就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这一句赞美了蝉的美丽和优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薄鬓影如逢越女,断肠声岂怨齐王。
- “薄鬓影如逢越女”用越女的容颜来比喻蝉的薄鬓,暗示了蝉的美艳动人。“断肠声岂怨齐王”则是说蝉的歌声哀婉动人,让人听了心生感慨。然而,这一句又似乎在反问,蝉的声音是否真的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还是只是一种无奈的悲鸣?这反映了诗人对蝉命运的同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 内家近作通侯相,赐出貂蝉傲粉郎。
- “内家近作通侯相”意味着蝉成为了皇家宠爱的对象,地位显赫如同通侯一般。“貂蝉”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这里可能是指蝉身上的美丽花纹或装饰。“赐出貂蝉傲粉郎”则是说蝉被赏赐给高贵的人,成为了他们炫耀的物件。这一句描绘了蝉从普通生物到受人追捧的地位转变,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人以蝉自喻,将自己比作蝉,表达了自己追求高洁、独立自主的品质。同时,诗人又通过蝉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了对自由、美好、永恒生命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