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才生汝,全家窜道边。
畏啼思便弃,得免意加怜。
儿女关馀劫,干戈逼小年。
兴亡天下事,追感倍凄然。
【注释】:
丧乱才生汝,全家窜道边。——丧乱时你出生,全家逃难在路旁。
畏啼思便弃,得免意加怜。——害怕你啼哭,我本打算抛弃你;幸喜你得以幸免,我才特别怜爱。
儿女关馀劫,干戈逼小年。——战乱中儿女们遭受灾难,战争逼近我们这一代年幼的人。
兴亡天下事,追感倍凄然。——国家的兴亡是天下人关心的事,我追想往事不胜悲伤。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在长安时所作。当时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怀着悲痛心情,追忆女儿的出生及其不幸命运,表现了对国运衰微和个人命运坎坷的感叹。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节。
“丧乱才生汝,全家窜道边。”起二句写自己与家眷因遭丧乱而流离失所。丧乱之时,自己和妻儿只能寄身于道旁,生活颠沛流离。这是第一段,为下文作铺垫。“畏啼思便弃,得免意加怜。”这四句写自己因担心女儿啼哭而欲弃她,又因为女儿得以幸免而格外怜爱。这是第二段,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儿女关余劫,干戈逼小年。”“儿女”指儿女们,“干戈”指战争。这里说儿女们也受到战乱的祸害,自己年岁虽轻,但已是战火逼迫下的一代小年青。这是第三段,写儿女们也卷入了战乱,自己也是在战火的夹击中度过自己的年岁。“兴亡天下事,追感倍凄然。”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抒发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人民疾苦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个人遭遇的哀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