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睡愁频起,霜天贯索明。
此中多将相,何事一书生。
末俗高门贱,清时讼系轻。
为文投狱吏,归去就躬耕。
【译文】
客人在客馆辗转反侧,夜不能眠愁绪纷起。秋霜满天,寒光四射。
此地将相多有,书生何苦来此?
末世高官卑视平民,清廉之臣被诬陷入狱。
我投狱吏所写文章,准备回归乡间躬耕。
【注释】
- 子:古代对人的称呼。
- 惟夏:人名。
- 牵染:牵连。
- 贯索:穿索,指刑讯。
- 此中:此处。
- 何事:为什么。
- 书生:读书人。
- 讼系:受官司的审讯。
- 文:文章。
- 归去:回去。
- 躬耕:亲自耕种。
【赏析】
这首诗为《送王子惟夏以牵染北行》其一,作于大历(唐玄宗年号)四年(公元769年)。诗人送别友人王子惟夏赴幽州(今北京),作此诗赠别。
第一句“客睡愁频起”,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交代了诗人是在客舍中与友人别离。第二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霜天寒月、明晃晃的霜气笼罩着大地的景象。第三句“此中多将相,何事一书生”,感叹当时社会重权贵而轻士人,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第四句“末俗高门贱,清时讼系轻”,揭露了当时上层贵族轻视平民百姓,而清廉之臣却受到冤屈的现象。第五句“为文投狱吏,归去就躬耕”,表明诗人决心弃文从农,回归田园过清苦简朴的生活。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