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彝是明代的诗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诗歌创作同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诗作。陈彝便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在明朝的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
陈彝是明代的诗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诗歌创作同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诗作。陈彝便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在明朝的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久仰任兰生之才,其贤能堪当大用;第二部分是写自己对任兰生的思念之情。 “民誉久钦迟”句:百姓的美誉长久地传唱着。钦,敬仰。迟,长久。这句的意思是:我早就敬仰你。 “况芝鸾不次”句:更何况你像天上的灵芝一样高贵、像凤凰那样尊贵,而且没有按等级提拔过你。不次,指没有按等级提拔过你(即非通过正常途径而提拔)。这句的意思是
【注释】 挽彭玉麟联:为悼念彭玉麟而作的挽联。彭玉麟(1816-1852),字雪琴,号莲溪,湖南衡阳人,清军名将,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水师提督,封一等轻车都尉,谥忠烈。 何:如何。 吊孤忠:哀悼忠贞不二的节操。 正气一歌:指《出师表》。 出师二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那堪:怎堪;怎能忍受得了。 竟千古:终归千年。 剩西湖:指杭州西湖,西湖风景秀丽。 碧:形容湖色如碧玉般清澈。 南岳峰青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其灭贼以坚忍,其救菑以慈仁: 他消灭敌人是因为坚定而忍耐,他拯救灾害是因为他仁慈和善良。 2. 其事上以靖共,其保身以明哲: 他的工作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和谐,他的保全自己是因为明智和睿智。 3. 弟难兄,兄原难弟: 很难为弟弟的处境,也很难为兄长的处境。 4. 讵料数成前定,竟埙篪相继: 没想到命运已经注定了,兄弟俩最终相继去世。 5. 尽瘁东南,湛露感天题:
在陈彝的诗句“但令此心无所住;虽有绝顶谁能穷”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度渴望。这句诗不仅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诗句释义: - “但令此心无所住”:这表达了一个哲学概念,即只要保持一颗无牵挂的心,即使面对再高的境界,也能轻松自在地面对。这里“此心”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无所住”则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注释】 曾纪泽(1839年—1890年),清末政治家、外交家,字劼刚,湖南巡抚曾国荃之子。历任工部主事、知府、按察使等职,后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兼管兵部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使英国,次年调法国,旋转至德国,历尽艰难。回国后,因力主与俄和谈,遭慈禧太后忌恨,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月十九日被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八月二十三日(7月24日)被赐令自裁,终年46岁。
【注】大观亭:位于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中,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余公:指朱元璋(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彭老:指彭祖,传说中长寿之神,寿至八百岁。溟海:指东海。北拱神京:北指北京,神京即帝都。 我辈复登临,远挹余公,近思彭老; 我们又重游此地,远远地仰望着朱元璋、彭祖二圣。 大江流日夜,东趋溟海,北拱神京; 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向东奔向大海,向北环绕着京城。 注释:我辈:我们。复:又、重新
舟行入郡阻雪 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 初如玉屑忽如羽,闲如柳絮忙如蝶。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 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 译文: 舟行至某地时被大雪所阻 江边的积雪暗淡了停泊的船和船上的人 风吹过,树枝摇曳,发出淅沥的声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憩桑洲驿 - 抵达驿站休息。 - 译文: 我来到了驿站歇息。 2. 六月如坐甑 - 形容天气炎热,像坐在蒸笼里。 - 译文: 六月的天气酷热难耐。 3. 崎岖历寒景 - 形容山路险峻,风景寒冷。 - 译文: 山路崎岖,景色冷清。 4. 褦襶既不堪 - 疲惫不堪,难以承受。 - 译文: 身体已感到疲惫。 5. 况乃越崇岭 - 况且还要越过高山。 - 译文:
陆琏是明代诗人,而非现代作家。关于陆琏,以下是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生平与去世:陆琏,字子余,别号贞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明代中期到晚期,逝世于嘉靖五年(1526年),享年五十五岁。 - 职业与成就:陆琏在嘉靖五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随后担任工科给事中,展现了其文学和政治上的才能。 2. 文学贡献 - 作品风格:陆琏的诗歌作品风格独特
高嵩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具有深刻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介绍关于明代诗人高嵩的相关情况: 1. 生平背景 - 基本信息:高嵩,字子高,闽县人,生于明朝洪武年间。 - 仕途经历:高嵩在洪武中领邑教,后升任翰林院庶吉士,并在正德十年奉旨还朝。 - 晚年生活:高嵩晚年曾担任过国子祭酒等职。 2. 艺术成就 - 诗歌特点:高嵩的诗歌以豪放、质朴著称,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