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如坐甑,崎岖历寒景。
褦襶既不堪,况乃越崇岭。
鸟声当昼寂,松杉疑画静。
桑洲知驻足,遥望神已骋。
行行进山驿,解渴趋丹井。
解衣卧北轩,遥山度云影。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憩桑洲驿 - 抵达驿站休息。
  • 译文: 我来到了驿站歇息。
  1. 六月如坐甑 - 形容天气炎热,像坐在蒸笼里。
  • 译文: 六月的天气酷热难耐。
  1. 崎岖历寒景 - 形容山路险峻,风景寒冷。
  • 译文: 山路崎岖,景色冷清。
  1. 褦襶既不堪 - 疲惫不堪,难以承受。
  • 译文: 身体已感到疲惫。
  1. 况乃越崇岭 - 况且还要越过高山。
  • 译文: 更不用说跨越高山了。
  1. 鸟声当昼寂 - 白天的鸟鸣声异常寂静。
  • 译文: 白日里,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宁静。
  1. 松杉疑画静 - 树木仿佛静止一般,给人一种静止的画面感。
  • 译文: 松树和杉树仿佛被画成了一幅画,静止不动。
  1. 桑洲知驻足 - 知道在桑洲停留下来。
  • 译文: 我知道应该在桑洲停下来休息。
  1. 遥望神已骋 - 远远地望着,似乎神仙已经驰骋而去。
  • 译文: 远眺时,我仿佛看到了神仙在驰骋。
  1. 行行进山驿 - 行走至山中的驿站。
  • 译文: 我们继续前行到山中的驿站。
  1. 解渴趋丹井 - 解决口渴,向丹井寻求清凉。
  • 译文: 我为了解渴去往丹井。
  1. 解衣卧北轩 - 解下衣物,躺在北边的轩窗下休息。
  • 译文: 脱掉衣物后,我在北边的窗户下休息。
  1. 遥山度云影 - 从远处的山峦中看到云的影子。
  • 译文: 远处的山峦上隐约可见云彩。

综合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一个休息时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慨以及旅途劳累后的宁静感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坐甑”形容炎热,“褦襶”表现疲惫,“鸟声当昼寂”则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整体上,诗歌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内心变化与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