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坚,原名蔡松年,金代诗人,生于公元1107,卒于公元1159
金真定人,字伯坚,号萧闲老人。
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
松年初为元帅府令史,后随军攻宋。
熙宗时,为都元帅宗弼总军中六部事。
海陵王时,擢迁户部尚书。
海陵迁中都,徙榷货务以实都城,复钞引法,皆自松年启之。
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
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
有《明秀集》。
生卒年:1107-1159
伯坚,原名蔡松年,金代诗人,生于公元1107,卒于公元1159
金真定人,字伯坚,号萧闲老人。
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
松年初为元帅府令史,后随军攻宋。
熙宗时,为都元帅宗弼总军中六部事。
海陵王时,擢迁户部尚书。
海陵迁中都,徙榷货务以实都城,复钞引法,皆自松年启之。
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
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
有《明秀集》。
生卒年:1107-1159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青芜平野,小雨千峰,还成莫陉寒色。 青草覆盖的原野,细雨纷飞的山峰,都笼罩着莫陉山的寒意。 - 注释: "青芜"指青翠的草丛,"原野"是宽阔的土地,"小雨千峰"形象地描绘了春雨中的山景,"莫陉寒色"形容山间寒冷的气息。 - 赏析: 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的山水画卷,通过色彩对比和景象叠加,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寒冷并存的景象。 2. 裁剪芸窗,忆得伴人良夕。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瑞香花的词,通过细腻地描绘瑞香花开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 诗句解析: “紫云点枫叶”:紫色的云雾点缀在枫叶上,形容瑞香花的花瓣色彩鲜艳、美丽。 “岩树小、婆娑岁寒节”:山中的树木虽然小,但在寒冷的岁月里却挺拔有力,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纤苞暖、酿出梅魂兰魄”:细小的花苞温暖而芳香,似乎酿出了梅花和兰花的灵魂。 “照浓碧
【诗句】: 石州慢 高丽使还日作 云海蓬莱,风雾鬓鬟,不假梳掠。 仙衣卷尽云霓,方见宫腰纤弱。 心期得处,世间言语非真,海犀一点通寥廓。 无物比情浓,觅无情相博。 离索。 晓来一枕,馀香酒病,赖花医却。 滟滟金尊,收拾新愁重酌。 片帆云影,载将无际关山,梦魂应被杨花觉。 梅子雨丝丝,满江干楼阁。 【译文】: 在高丽使臣回国的那一天写下此词,表达自己对异国生活的感慨和思乡之情。 【注释】: 1
【诗句释义】: 江城子:这是词牌名。 半年无梦到春温:我半年没有梦见春天,因为冬天太冷了。 可怜人:指自己。 几黄昏:几个黄昏。 想见玉徽、风度更清新:我想看看你那玉制的琴徽是否还像以前那样清亮、优雅。 翠射娉婷云八尺:你的衣裙如同翠绿色的云彩一样飘逸。 谁为写,五湖春:谁能为你写出五湖的春天呢? 好风归路软红尘:好风伴着你一路行走在软绵绵的红尘之上。 暖冰魂:暖化了你的冰清玉洁的灵魂。 缕金裙
好事近 天上赐金奁,不减壑源三月。午盏春风纤手,看一时如雪。 幽人只惯茂林前,松风听清绝。无奈十年黄卷,向枯肠搜彻。 注释: 1. 天上赐金奁:天上赐予的金碗、金盒,形容珍贵之物。 2. 壑源:山名,在今陕西省宜川县境内。 3. 午盏:古代盛酒器,此处指茶。 4. 松风听清绝:形容松风之声清越,令人心旷神怡。 5. 黄卷:指古籍、经典书籍,这里比喻读书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以茶为题
失调名 滹南遗老集卷四十 滹南诗话引萧闲词的全文是:归兴高于滟滪堆。 译文:我内心的激情,远远超出了那滟滪堆的壮丽景色。 注释:滟滪堆:指瞿塘峡口的滟滪堆巨石。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心中的宏伟志向和壮志。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诗人以瞿塘峡口的滟滪堆为喻,描绘了自己内心激荡的爱国热情,表达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注释】 1.鹧鸪:又名“杜宇”,相传为古代蜀王望帝之魂所化,栖息于山间。 2.酬春当得酒如川:意思是说,在春天里酬答春天应当像江河一样畅饮美酒。 3.日典春衣也自贤:每天穿着新裁的春衣也很自豪。典,穿;也,表强调;自贤,自我欣赏。 4.孤负风光忙有底,婆娑丘壑兴无边:辜负了美好的景色,却不知为什么而忙碌着;在山川丘壑中徜徉,兴致无穷。 5.书生大抵少成事,老境尚堪加数年
【注】《水调歌头·赋牡丹》 云间贵公子:指王献之,东晋大书法家。 玉骨秀横秋:指王献之的书法,其书法如玉,秀美绝伦。 十年流落:王献之自小聪明伶俐,长大后成为书法家,但因性格放荡不羁,被人陷害而流落江湖。 冰雪香霭紫貂裘:形容王献之在寒冷中仍坚持写书法的情景,如同冰雪一般清冷,又如香气四溢般诱人。 灯火春城咫尺:指王献之在夜晚时,依然能在灯光下挥毫泼墨。春城即京城,灯火辉煌,近在咫尺。
念奴娇 九江秀色,看飘萧神气,长身玉立。 放浪江南山水窟,笔下云岚堆积。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不得文章力。 人间俗气,对君一笑都释。 畴昔得意忘形,野梅溪月,有酒还相觅。 痛饮酣歌悲壮处,老骥谁能伏枥。 争席樵渔,对床风雨,伴我为闲客。 朱弦疏越,兴来一扫筝笛。 注释: 1. 九江秀色:形容九江的美景如诗如画,秀色可餐。 2. 看飘萧神气:形容人物的气质飘逸脱俗,如同神仙一般。 3. 长身玉立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醉蓬莱”。2. 小红破雪:指红梅花。3. 又一灯香动:指元宵节时家家户户点灯的热闹景象。4. 春城节物:指春节时城市的节日气氛。5. 江浦南枝横月:指春天江边的柳树在月光中摇曳。6. 万户糟邱:泛指繁华的城市。7. 西山爽气:指山的清新凉爽之气。8. 差慰人岑寂:勉强让人感到安慰。9. 六年今古:指六年的时间已经过去。10. 只应花鸟相识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 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 擢进士第。 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 坐交张易之,流驩州。 稍迁台州录事参军。 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开元初卒。 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 回忌声病
裴迪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交谊深厚,其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时期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以下是对裴迪的介绍: 1. 基本信息 - 出生地和时间:裴迪,字夷齐,关中(今属陕西)人,生活在唐代,具体时间不详。 - 政治生涯:历任罗州刺史、尚书省郎等职务。 2. 文学成就 - 诗风特点:裴迪以写景抒情见长,其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与王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