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远,原名邹溶,清代诗人
邹溶是清朝的诗人。
邹溶(1643-1707),字可远,号二辞,江苏无锡人,监生。他的诗学成就和作品风格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邹溶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艺术才华,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对邹溶及其作品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认识清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诗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
可远,原名邹溶,清代诗人
邹溶是清朝的诗人。
邹溶(1643-1707),字可远,号二辞,江苏无锡人,监生。他的诗学成就和作品风格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邹溶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艺术才华,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对邹溶及其作品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认识清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诗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
这首诗名为《百字令·蝉》,作者不详。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 1. 关心恁处,奈恼人、依旧夕阳一片。(关心你所在的那个地方,无奈扰人的是夕阳如血。) - "关心恁处":关心你的所在之处。 - "奈恼人":无奈的是它让人感到烦恼。 - "夕阳一片":夕阳如血。 2. 不是诉愁偏响急,高唱入云声远。(并不是在诉说忧愁,声音却显得急促而响亮,高歌入云,声音传得很远。) - "不是诉愁偏响急"
【注解】 返照逼林麓:夕阳的余晖照射在山脚下,树林里。 闲门应息机:闲散的门应停止转动。 却逢新雨后:又遇到一场小雨刚过。 独向暮泉归:独自走向傍晚的泉水。 采药留红叶:采摘草药时,把红色叶子留在手中。 寻源入翠微:寻找着源头,走入了青山的幽处。 经过殊不厌:路过此地并不感到厌烦。 相狎鸥飞:和鸥鸟亲近地飞翔。 【译文】 夕阳的余晖照射在山脚下,树林里显得更加静寂。 闲散的门应停止转动
诗句释义 1. 貂裘换酒 自题小象: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穿着珍贵的貂皮大衣,却用换酒的钱来描绘自己,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潇洒态度。 2. 君貌平平尔:诗人以“君”自称,形容自己的外貌普通无奇。 3. 胡为乎、牢骚满腹,揶揄一世:表达了诗人因不满现实而心怀不满、言辞尖锐的态度。 4. 多恐功名无福相,耽误半生狐矢:诗人担心即使有成就也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只是徒劳。 5.
【诗句释义】 1. 愁卧夕阳尽,长风吹四野:夕阳西下,我独自忧愁地躺在床上。长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吹散了四野的烟雾。 2. 嗟予抱沉疴,迟此岁方夏:唉,我身患重病,今年才到夏天。 3. 杖策来东林,钟远识兰若:拿着拐杖来到东林寺,远远地认出了这座寺庙。 4. 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石壁在夜晚生出凉意,目光所及之处十分清秀。 5. 采芝寻仙人,把酒慕隐者:采摘灵芝寻找仙人,举杯向隐士致敬。 6.
邹溶是清朝的诗人。 邹溶(1643-1707),字可远,号二辞,江苏无锡人,监生。他的诗学成就和作品风格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邹溶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艺术才华,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对邹溶及其作品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认识清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诗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
邹显臣是清代的诗人和画家,字惟良,江苏无锡人。 邹显臣生于1656年,卒于1710年。他以精湛的诗画技艺闻名,其作品不仅在清代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艺术瑰宝。邹显臣的生平虽然资料不多,但他的艺术成就却不容忽视
邹奕凤是清代的诗人。 邹奕凤(1659-1720),字环西,号舜威,无锡人。他是康熙丙午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官至广西学正。他的诗作主要收集在《环西轩文稿述》、《雅堂诗稿》、《使粤草》等著作中。 从诗歌风格来看,邹奕凤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潜山道中》这首诗中就体现了他对美景的赞美。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来捕捉自然景物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