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广西临桂人,字佑遐,号幼霞,晚号半塘老人、鹜翁。
同治九年举人。
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
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
卒于苏州。
工词,为晚清名家之一,有《味梨词》、《鹜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
又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生卒年:1848-1904
清广西临桂人,字佑遐,号幼霞,晚号半塘老人、鹜翁。
同治九年举人。
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
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
卒于苏州。
工词,为晚清名家之一,有《味梨词》、《鹜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
又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生卒年:1848-1904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原诗为: 莺啼序 子苾示读同叔问登北固楼用梦窗韵联句之作,触我愁思,仍用原韵奉答 无言画阑独凭,黯吟怀似水。绪风悄、换到鹊声,乱红飘尽残蕊。听几度、边笳自咽,乡心远逐南云坠。怅风尘、极目栖栖,总是愁思。沉醉休辞,浮名过羽,底英雄竖子。尽空外、归雁声酸,碧山人远莫至。恁天涯、登临吊古,也云里、帝城遥指。 算长堤、芳草萋萋,解怜幽意。新词读罢,琴筑苍凉,想寤歌独寐。清啸对
【注释】 倦寻芳:唐教坊曲名。道希感春:作者自序云“道希”为作者表兄,与作者交好,因以字之,“感春”即感念春天,此诗为和道希的《醉春风》诗。 倚画阑:靠在画栏上(画阑:指装饰着花纹的栏杆)。 燕妒莺猜:燕子嫉妒黄莺(莺:黄莺)。 流光:流逝的时光。 联袂留春:携手留住春天。 【赏析】 词中写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感受和春天的遗憾,抒发了惜春的情绪。全词在对景抒情中,表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上阙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下阙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译文】 四月初九日作,春树噪昏鸦,春城咽暮笳。正纷纷、红雨迷花,都是东风来往路。恁回首,便天涯。帘幕几重遮,深深燕子家。莫思量、旧日繁华。纸醉金迷谁会得。已春色,一分差。 【注释】 1. 春树噪昏鸦:春天的树木发出嘈杂的声音,如同乌鸦在啼叫。 2.
【注释】 雁声催落空梁月,凄然顿惊离绪。雁声催落空梁月,凄然顿惊离绪。 雁声:指秋天南归的大雁。催落:使落下。空梁:空屋。 凄然:悲凉的样子。顿惊:一下子惊动。离绪:离别的思绪。 雁声催落空梁月,凄然顿惊离绪。雁声:指秋天南归的大雁。催落:使落下。 空梁:空屋。 凄然:悲凉的样子。顿惊:一下子惊动。离绪:离别的思绪。 雁声催落空梁月,凄然顿惊离绪。雁声:指秋天南归的大雁。催落:使落下
这首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时所作。上阕,作者通过“倚阑干不语,分水新绿,天蹙遥青”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伤悲之情和孤寂之态。下阕,通过“消受清和意,帘额尘轻”“家山远、写朱弦恨,谁吊湘灵”等语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思念之痛。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苏东坡作品中较为优秀的一篇。 译文: 八声甘州 芳菲已歇欢事去心浊酒孤吟悽然念远不识一声河满 看此如何耳 甚年年花底说春归,今年倍伤情。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齐天乐 薰风南来,残暑自退,星岑以新作见示,依调奉酬,时六月》。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齐天乐 薰风南来,残暑自退,星岑以新作见示,依调奉酬,时六月” - “齐天乐”是词牌名。 - “薰风南来”指的是夏季的暖风从南方吹来。 - “残暑自退”是指炎热的暑气逐渐消退。 - “星岑以新作见示”中的“星岑”可能是人名,“新作”指的是新的作品。 -
烂醉复奚疑,红瘦偏怜众绿肥。 译文:我沉醉其中,不再怀疑,红色已经消退,只有绿色更加鲜艳。 注释:烂醉 - 沉醉于美酒之中。奚疑 - 不再质疑,表示彻底接受。红瘦 - 红色已经消退。偏怜 - 特别喜爱。众绿肥 - 绿色的叶子更多更茂盛。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他沉醉在美酒之中,不再质疑,红色的已经消退,只有绿色的更加鲜艳。他特别喜欢这些绿色的叶子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唐教坊曲。本名《菩萨蛮》,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斜月半胧明,冻雨晴时泪未晴。 ——斜月:即残月,月亮已西斜;胧:模糊不清貌。 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香篝:即香熏着的卧具;别语:离别时说的悄悄话;鹦鹉:指能模仿人言的鸟;四更: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四更即夜半12点至凌晨1点。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 ——此恨:指离别之恨
【注释】 玉漏迟:词牌名。相传唐明皇作此曲以送杨妃。因杨妃小字玉环,故又称《玉环词》。 望中:盼望中,期待中。 春草:指春天的草地。 残红:指落花。 载酒园林:指在园林中饮酒。 几点飘零花絮:指落花纷纷飘散,像花絮一样。 阴晴:天气变化。 归梦好:好归梦。 骖(cān)鸾亲到:指骑着鸾凤来到。 尾长翼短如何:比喻自己才华不能尽展。 愁里听歌:指在忧愁中听歌。 烂锦年华:指美好的年华。
鹧鸪天·偶欲为词,率成十五字,索解人不得也 唤取花前金叵罗,醉时了了醒时歌。东风去住无凭准。奈尔鸡声马影何。 注释:在花前呼唤,让酒香充满整个杯盘,喝醉了,就高歌一曲;醒来时,歌声还在耳边萦绕。东风是无形的,没有凭据,它在哪里停留?那鸡鸣狗吠的声音、马嘶驴叫的影子又从何处来? 赏析:此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内心的喜悦之情。首句“唤取花前金叵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光图
韩疁是唐代诗人。在唐代诗坛上,韩疁以其独特的词作风格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字子耕,号萧闲,其作品虽未完全传世,但据赵万里有辑本显示,存词六首。他的词中透露着一种超脱与宁静,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岁月的深刻感悟
元代诗人姬翼,字子构,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姬翼的介绍: 1. 生平与成就 - 生平概述:姬翼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年至惠宗至元初年之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他的生平资料和故事提供了对这位诗人的进一步了解。 - 文学贡献:姬翼以其工诗而闻名,其作品多奇句,与赵孟頫并称,被赞叹其作品能够与唐代诗人的诗歌相媲美。 2. 代表作品 -
清广西临桂人,字佑遐,号幼霞,晚号半塘老人、鹜翁。 同治九年举人。 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 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 卒于苏州。 工词,为晚清名家之一,有《味梨词》、《鹜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 又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生卒年
彭元逊是宋代的诗人。 字巽吾,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关于他的生卒年并不明确,只知道他是在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参加了解试。他与同时代的文学家刘辰翁有唱和往来,两人的作品在当时的文人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宋亡后,彭元逊选择了不仕,这可能与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