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
于慎思弟。
隆庆二年进士。
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
以疾归。
居正死后复起。
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
累迁礼部尚书。
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
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
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
旋卒,谥文定。
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
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
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生卒年:1545-1607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
于慎思弟。
隆庆二年进士。
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
以疾归。
居正死后复起。
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
累迁礼部尚书。
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
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
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
旋卒,谥文定。
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
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
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生卒年:1545-1607
译文 从灞陵桥出发,回望长安大道,烟花万户温暖春风轻拂,万户人家灯火辉煌。 汉家宫阙高耸入云霄,碧翠楼阁倚靠在天边。丞相衣冠佩戴苍玉佩,将军甲第门前有赤栏桥。 早晨内殿承蒙皇帝恩宠,日暮朝会归来行走在紫陌上。夹道金羁赭汗流,门前绣辖朱尘飞扬。 人生得意时自会光彩照人,求官谒见纷纭不绝于路旁。一笑之间就能看穿人的来去命运,片言只语就能酬谢客人。 小子们穿上官服都接受印信
【注释】子夜:古乐十二调之一,为唐教坊曲。秋歌:即《子夜四时歌》。其四:是《子夜四时歌》中的第四首。三春:指孟春、仲春和季春三个月。九秋:指孟秋、仲秋和季秋三个月。别欢:分别时的快乐。思欢:思念时的欢乐。玄鬓:指白发。侬心底不伤:我心里面没有什么悲伤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写别离相思的抒情诗。开头两句“别欢三春月,思欢九秋霜”,是说离别的快乐如同春天的三月,思念的快乐如同秋天的白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plaintext 将进酒 ```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豪放不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plaintext 君不见洛阳城东桃李花,暮时红雨早时霞。 ``` 注释:通过洛阳城的美景和桃李花的变化,诗人表达了人生如梦、岁月流转的哲理。 ```plaintext 又不见瑶台素月飞银阙,三五蟾光四五缺。 ``` 注释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第一句:“经年一水间,相望不相及。” - 这句诗通过“经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一水间”则暗示了两人之间隔着一条河流。 - “相望不相及”则描绘了他们只能远远地看到对方,而不能靠近的情景,体现了一种无奈和距离感。 2. 第二句:“莫卷七襄衣,是侬愁思织。” - “莫卷七襄衣”中的“襄”,在古代汉语中指代衣物,这里可能是指一件长袍或衣裳。 -
【注释】: 1. 四时折杨柳歌:这是一首乐府诗,内容多咏叹离别之情。“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也泛指一年中的时间。“折杨柳”是古乐府曲名。“歌”,就是歌唱的意思。 2. 其二:是说在《四时折杨柳歌》中的第二首。《四时折杨柳歌》共有四首,此为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对男子的眷恋之情。 3. 芙蓉:荷花。“散朱华”,意思是荷花盛开,颜色鲜艳。“吐艳”,是指花吐露艳丽的颜色。“芳”,这里指香气、芳香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内容上要读懂诗句意思,形式上要从表达技巧、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方面作答。 本题中“北风正烈烈”意思是凛冽的寒风正刮得猛烈,“雨雪逐风飞”意思是雪花随着狂风四处飘洒,“山深步道绝”意思是山深林密,道路断绝。“折杨柳”意思是折下柳树枝条,“但保岁寒心”意思是只要保持那岁寒不凋的心性
第一句注释:乌栖曲,即《长相思》,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调。 第二句注释:云母屏风,用云母石做成的屏风。 第三句注释:博山炉,一种铜制香炉。这里泛指熏香用的炉子。 第四句注释:脉脉,情意缠绵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出自《全唐诗》。 译文:床是银饰的,床上的小竹席是云母做的屏风,床头放着一个香炉,它吐出的烟雾缭绕着,像青烟一样。两人相对而坐,彼此看着对方,都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坐着
江南曲其一 金堤柳枝拂水黄。 桃花如焚众草香。 江南稚女歌春阳。 歌春阳,气若兰。 采江蓠,遗所欢。 【注释】 - 金堤:金色的栏杆。 - 柳枝:指柳树。 - 桃花如焚烧: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 众草香:指各种草木都散发出香味。 - 江南稚女:指江南地区的年轻女子。 - 歌春阳:指唱春天的曲子。 - 气若兰:形容女子的美貌如同兰花一样。 - 采江蓠:指采摘江蓠草。 - 遗所欢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 “春江漠漠朝气深”一句,描述了春天的江水清澈透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大自然的早晨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丹霞紫露流满林”一句,描绘了春天的丹霞和紫露,它们在树林中流淌,给树木增添了色彩,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踟蹰解佩伤春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不忍心解开身上的玉佩
【注释】 1.问君何时归: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2.明月:指月亮,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照着。 3.凝前除:即在月初之时。 4.微霜:初霜。 5.下沾衣:霜降时沾湿了衣服。 6.折杨柳:用新折的柳枝作歌。 7.捣衣:把布帛捶紧,制成衣物。 8.寄远人:送信给远方的人,即亲人。 9.夜凉:夜晚凉爽。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思妇望月怀远,因思念而失眠,以“明月”“微霜”起兴,抒发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鹿虔扆并非五代十国诗人,而是五代时期的词人。鹿虔扆(约937年-约975年),字公度,祖籍虔州(今湖南省岳阳市),生于荆南(今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他少年时即显露文学才华,其诗歌洋溢着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鹿虔扆的生平经历与作品反映了五代时期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以下是对鹿虔扆的相关介绍: 1. 早年经历:鹿虔扆的早年生活并不为人所知
名或作佖。 五代、宋间淮南人,一说常州人,字子澄。 仕南唐,初为句容尉,曾上书陈治国之道。 李煜时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 随煜归宋,仍入史馆,迁郎中。 工词。 性俭朴,人称菜羹张家。 煜卒后,每寒食必亲拜其墓,哭甚哀。 有集。 生卒年:930-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 于慎思弟。 隆庆二年进士。 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 以疾归。 居正死后复起。 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 累迁礼部尚书。 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 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 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 旋卒,谥文定。 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