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卿,原名唐伯元,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40,卒于公元1598

唐伯元,字仁卿,号曙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在明朝万历年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并曾担任过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等职,最终因病去世,追封为太常寺少卿。以下是对唐伯元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唐伯元于明万历二年中进士,后历任江西万年知县、泰和知县等职,致力于地方的生产、治安和礼教工作。他的官运颇为顺利,最终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在任期间,他辅佐尚书孙丕扬,致力于整顿吏治,抵制腐败现象,并反对王守仁的新理学即“心学”。

  2. 学术思想:唐伯元深通程朱理学,反对王守仁的新理学。他认为心性是以物为载体的,离开了物质世界,心性便无从谈起。这种观点强调了实践性和功利性,与当时的空谈心性的新理学有所区别。

  3. 作品风格:唐伯元的诗文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在《醉经楼集》中记录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生活感悟,这些作品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4. 文化成就:除了政治和学术方面的成就,唐伯元还因其文学造诣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醉经楼集》就是他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

唐伯元是一位在明朝时期有着重要地位的文人学者。他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思想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传颂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