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耘,原名薛福成,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8,卒于公元1894
清江苏无锡人,字叔耘,一字庸庵。
同治六年江南乡试副贡生。
参曾国藩、李鸿章幕府。
官至湖南按察使。
曾上《治平六策》、《海防十议》。
旋任出使英、法、义(意)、比四国大臣。
在外留心考察,力争创设南洋各岛领事,以保商为急务。
好为古文辞,对遗闻轶事及海外状况,尤多论列。
有《庸庵文编、笔记》、《出使英法义比日记》等。
生卒年:1838-1894
叔耘,原名薛福成,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8,卒于公元1894
清江苏无锡人,字叔耘,一字庸庵。
同治六年江南乡试副贡生。
参曾国藩、李鸿章幕府。
官至湖南按察使。
曾上《治平六策》、《海防十议》。
旋任出使英、法、义(意)、比四国大臣。
在外留心考察,力争创设南洋各岛领事,以保商为急务。
好为古文辞,对遗闻轶事及海外状况,尤多论列。
有《庸庵文编、笔记》、《出使英法义比日记》等。
生卒年:1838-1894
薛福成挽友 这首诗是薛福成为一位朋友所写的挽联,表达了他对他去世的悲痛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讣音昨到我犹疑,谁信绝世英才,半生忠厚,竟使劳神瘁志,抑郁以终,搔首问青天,痛恨那堪消梦寐; 译文:昨天收到讣告,我还在犹豫,谁能相信他是举世无双的才子,他的一生都忠诚正直,却因劳累过度而身心俱疲,最后郁郁寡欢地离世,我在困惑中抬头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痛苦,难以入睡。
【注释】 挽曾国藩联:挽,是哀悼的意思。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清末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理学大师,晚清中兴名臣。郭嵩焘和李元度都是曾国藩的亲信幕僚,范源赓则是其得意门生。韩文锦为翰林编修,也是曾国藩的弟子。此诗是为悼念这些前辈而作。 迈萧曹郭李范韩而上;“迈”字,有超过的意思;萧,指萧何;曹,指曹参;郭,指郭嘉;李,指李靖;范,指范增;韩,指韩信。 大勋尤在荐贤,宏奖如公
清江苏无锡人,字叔耘,一字庸庵。 同治六年江南乡试副贡生。 参曾国藩、李鸿章幕府。 官至湖南按察使。 曾上《治平六策》、《海防十议》。 旋任出使英、法、义(意)、比四国大臣。 在外留心考察,力争创设南洋各岛领事,以保商为急务。 好为古文辞,对遗闻轶事及海外状况,尤多论列。 有《庸庵文编、笔记》、《出使英法义比日记》等。 生卒年
萧恂五是清代诗人。 字则山,号大山,生于江西新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挽彭玉麟联》和《精忠名重著江湖》等作品留名后世。他的作品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厚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其文学成就和历史影响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
黎湛枝是清末的政治家、外交家、书法家和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黎湛枝,字露苑,亦露庵、璐庵,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家庭。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从小表现出了过人的聪颖和勤奋好学的精神。9岁时,他已能书写一手好字,并开始撰写文章。未及10岁,便主动承担起看铺卖货的工作,这显示了他早期的生活艰辛与自立精神。 黎湛枝在青少年时代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16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