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伯,原名陈霆,明代诗人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
弘治十五年进士。
授刑科给事中。
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
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
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生卒年:?-?
声伯,原名陈霆,明代诗人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
弘治十五年进士。
授刑科给事中。
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
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
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生卒年:?-?
诗句释义: 1. "水调歌头 梅竹芝草图寿人正月十五日诞辰" - 解释: “水调歌头”是宋代词牌名,此处用来表达对寿星的祝愿。“梅竹芝草图”可能是一幅描绘梅花、竹子和灵芝的画作。整句表达了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即元宵节或中秋节时,为寿星绘制的梅竹芝草图案。 2. "金芝腾地宝,瑶草动春芳" - 解释: 这里用“金芝”和“瑶草”比喻寿星如同天地间珍贵的宝物,而“动春芳”则形容其生机勃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词,全诗如下: 西江月 白扇 袖里琅矸十二,笔头风月三千。 素娥宫阙正高寒。 我欲乘鸾游览。 谈柄未输玉尘,醉筵初破冰盘。 晚凉挥洒水亭闲。 人在瑶池阆苑。 译文: 袖子里藏着十二枚洁白的扇子,笔尖上描绘着三千幅美丽的图画。月亮在天上高悬,宫殿也显得格外寒冷。我想要像神话中的乘鸾仙子一样,去游览这人间的世界。 谈论的时候没有输给玉石般坚硬的笔锋
【解析】 “谒告归题舫中”意为请假归家,题在船中。“野渡少人来”意为野外小河上很少有人来,“斜阳里、闲着济川材”意为夕阳下,我悠闲地坐着,“尽满目云山,伴人坐啸,一川风月,留客追陪”。此句是写自己闲暇的心境。“还看取,宦情容易淡,诗句浩难裁”意为回头看看,做官的情意很容易淡薄,作诗的心情很难裁减。此二句是说,自己对做官的情意已经淡薄,而作诗的心绪却难以裁减。“红树酣秋,绿蓑霁晚,洞庭霜冷
东风江上梅花路。 仙舟载将春去。 使节龙函,宫袍兽锦,光满晴川行处。 飘飘意气。 尽骑鹤云端,泛槎星次。 一点稽山,苍寒落枕海门曙。 译文: 东风在江上吹拂,梅花路上景色如画。 仙舟承载着春天的美景离开。 使节携带着珍贵的礼物,宫袍和兽纹锦缎光彩照人,沿着晴川前行。 他们的心情飘逸自如,仿佛骑着白鹤飞向天空。 他们在星河之间泛舟而行,仿佛是神仙一般。 一点稽山,苍茫冷峻,如同落在枕头上的晨光。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又名《一翦梅》、《秋宵月下梦》等。双调小令,四十九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转一平韵。上片第一句起韵,下片第二句起韵。过片处用“换头”格,即前后段各换平仄声韵。此词是作者在京城思念家乡之作。 秋怀:秋天的怀抱,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都下:京都之下,指作者的故乡。 愁:忧愁,伤感。 做造:创造。关山:关塞、山河之意。雁字秋:指秋天的候鸟大雁排成人字形飞向南方的雁阵
【注释】 石田:种水稻的水田。 茅屋:简陋的屋子。 容我倒骑黄犊:让我像倒骑着黄色小牛犊那样,悠然自得地在田间徜徉。 垂杨吹断柔丝:风吹过柳树,柳枝摇曳,好像柳条折断了。 按翻:用手按住或翻转。 箬笠:竹制的雨帽。 蓑衣:用草制成的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词。词作上片写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情和活动。下片写归耕途中所见景物以及归耕归来后的情态。全词以“风雨”为题,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喜悦之情。
念奴娇·赤壁图 三分鼎峙,算江东虽小,尽多人物。一片江山千古恨,崩浪怒冲高壁。湖海孤臣,经年放废,破帽撑风雪。浪游怀古,问君谁是豪杰? 驾此一叶扁舟,举杯属客,清兴樽前发。凌涉沧茫三万顷,洗荡凡尘消灭。夜静江空,洞箫清润,露气侵华发。仰天一笑,醉中卧对明月。 注释: - 三分鼎峙:比喻三股势力鼎立对峙的局面。 - 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泛指江南。 - 片江山:形容辽阔的江山大地。 - 崩浪
诗句解读: 1. 浓绿池塘,薰风时节。 - 解析:“浓绿”描绘了植物的颜色,暗示着春天的生机;“池塘”则提供了场景。薰风指的是和煦的春风,季节则是春季。 2. 石榴过了蔷薇歇。 - 解析:“蔷薇歇”可能是一种植物或花卉的名称,暗示着某种植物的生命周期结束。 3. 黄帘照映锦葵春,红情绿意犹三月。 - 解析:“黄帘”可能是指黄色的帘子,用来装饰或遮阳。“锦葵”是一种常见的植物,通常在春天开花
逸老堂 望望溪山面面窗,满前风物尽归降。 浪花乱点疑晴雪,鸥鸟群飞下碧江。 城郭酒旗迷细雨,汀洲渔唱去轻艭。 宦情自信归来早,一任空岩枕石淙。 注释:逸老堂:在今江西南昌市北,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居住过的地方。望望:眺望。面面:四面。降:落。浪花乱点:江上水花飞溅,像雪花一般。疑晴雪:疑是晴天的雪景。鸥鸟群飞:群鸥飞翔。下:从低处飞下。城郭:指城市。酒旗:指酒家的旗帜。迷细雨:被细雨所迷。汀洲
满江红 书京口驿楼中,时为候舟不至故也 官柳参差,春城迥、驿楼高出。 阑干外、遥山数点,断云千尺。 斜日半江鸣去橹,落梅满地悲长笛。 念有谁、抚景独伤神,天涯客。 江南使,无消息。 桃叶渡,迷踪迹。 渺孤舟何处,水云遥隔。 雁后坐看行计晚,花前不奈离愁积。 问几时、天意借周郎,东风力。 【译文】 春天的京城,柳树参差,驿站楼台高耸入云。 栏杆外远山点点,云雾缭绕千尺。 斜阳照映半江水面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 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 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 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 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 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 有《运甓漫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