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峙,算江东虽小,尽多人物。
一片江山千古恨,崩浪怒冲高壁。
湖海孤臣,经年放废,破帽撑风雪。
浪游怀古,问君谁是豪杰。
驾此一叶扁舟,举杯属客,清兴樽前发。
凌涉沧茫三万顷,洗荡凡尘消灭。
夜静江空,洞箫清润,露气侵华发。
仰天一笑,醉中卧对明月。
念奴娇·赤壁图
三分鼎峙,算江东虽小,尽多人物。一片江山千古恨,崩浪怒冲高壁。湖海孤臣,经年放废,破帽撑风雪。浪游怀古,问君谁是豪杰?
驾此一叶扁舟,举杯属客,清兴樽前发。凌涉沧茫三万顷,洗荡凡尘消灭。夜静江空,洞箫清润,露气侵华发。仰天一笑,醉中卧对明月。
注释:
- 三分鼎峙:比喻三股势力鼎立对峙的局面。
- 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泛指江南。
- 片江山:形容辽阔的江山大地。
- 崩浪:猛烈的波浪。
- 湖海孤臣:比喻像湖海中的孤臣一样孤独无助的人。
- 经年放废:经过一年或多年的被弃用。
- 清兴樽前发:在酒席上兴致勃勃地谈论。
- 凌涉:跨越。
- 沧茫:广阔无边。
- 华发:头发花白。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为友人黄鲁直(鲁直,字鲁直,号野堂居士、东城子)所作的《赤壁图》。全词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的开头“三分鼎峙,算江东虽小,尽多人物。”运用了成语“三分鼎立”,比喻三股势力鼎立对峙的局面,暗示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接着,作者提到“一片江山千古恨,崩浪怒冲高壁。”这里的“一片江山”指的是广阔的长江流域,而“崩浪怒冲高壁”则形象地描绘了赤壁之战时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这一部分既展现了长江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
接下来的“湖海孤臣,经年放废,破帽撑风雪。”描绘了作者自己如同湖海中的孤臣一样,历经风雨、被冷落、遭废弃的困境。这里既有自嘲的成分,也流露出对朋友黄鲁直的关切之情。
“浪游怀古,问君谁是豪杰?”这句则是对赤壁之战英雄们的赞美,表达了对那些英勇无畏、豪情壮志的英雄们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是对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的一种怀念。
最后“凌涉沧茫三万顷,洗荡凡尘消灭。”则是对赤壁之战胜利后的景象进行了描绘。在这里,“凌涉”指的是跨过江河湖泊,而“沧茫”则形容了广阔的水域。通过这个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到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多么壮观和震撼。
这首词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即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