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容,原名薛雍,明代诗人
薛雍,字子容,号拯庵,一号南潮。
饶平人。
亹子。
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举人,以亲老不赴南宫试。
亲没,数次会试不第。
尝读书莲花山,从杨少默受良知之学,复留心经世,旁及天官律历。
未仕而卒。
有《南潮诗集》、《拯庵文集》。
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生卒年:?-?
子容,原名薛雍,明代诗人
薛雍,字子容,号拯庵,一号南潮。
饶平人。
亹子。
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举人,以亲老不赴南宫试。
亲没,数次会试不第。
尝读书莲花山,从杨少默受良知之学,复留心经世,旁及天官律历。
未仕而卒。
有《南潮诗集》、《拯庵文集》。
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生卒年:?-?
江夏行 妾本摽梅女,芳心托凤凰。 锦衾角枕鲜,未上合欢床。 凄风天南来,空夜念天霜。 此心宁独寒,羞比燕雀行。 燕雀不足佳,岂数小口黄。 梧阴宜我栖,竹实宜我肠。 高冈在何处,愿与同翱翔。 顾今岁云暮,未识姑嫜堂。 一朝车间关,结发黄金郎。 粉黛蛾眉新,珊珊鸣佩珰。 朱颜镜中容,绮服怀芬芳。 委身作连理,百岁敢相忘。 常在君子傍,媚若双鸳鸯。 妾幼君年少,相顾怜春光。 彩帐流苏暖,国色飘天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鸦声晓起撼四邻,黠鼠昼出不畏人。 - 注释:早晨乌鸦的叫声唤醒了周围的声音,而狡猾的老鼠白天出没而不被注意。 - 译文:清晨乌鸦的叫声唤醒了周边的邻居,狡猾的小老鼠在白天出现,却无人在意。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乌鸦和老鼠的行为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乌鸦的叫声打破了宁静的早晨,而小老鼠则以其机敏和狡猾给生活增添了一丝趣味。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其内容如下: 舟泊彭城江,夜听彭江水。 凄凄梧桐音,呖呖天鸿泪。 节序苦易迈,心绪生烦愦。 心绪江水长,往事今如此。 汉皇图远大,形祻重瞳子。 入关判鸱鸾,可怜范增死。 平生慕明哲,肝肺慎交与。 长途读易爻,今觉随六二。 反覆中郎论,竟喜管宁虑。 风云依飞龙,盛平今日事。 伟哉马新丰,旅邸终自许。 译文: 我坐在船上停泊在彭城江边,夜里听着彭城江水的流淌声。
【注释】 人生:人的一生。 重欢娱:重新得到欢乐。 多相怜:常常互相怜爱。 白骨:指战死者的遗骸。 漫:徒然,白白地。 孰:谁。 【译文】 人生的欢乐总是短暂的,美好的春光转眼就要逝去了! 我们还没有离别的时候,相互间是那样地相爱,一分手后彼此就顾不上对方了。 滚滚奔腾的黄河水向东流去,茫茫云海中的树木也显得那么渺小。 遍地的白骨堆积如山,又怎能分辨出是谁的坟墓呢? 【赏析】
牧牛篇 郊草初萌芽,母犊幸不死。 去年多冻寒,况乳新犊子。 今年田又圃,犁力堪怜汝。 伛偻引索绳,蹢躅林外墅。 乳犊忽相失,顾望若欲语。 呼声高吁吁,一见前奔去。 相欣母子情,天性物亦具。 春雨满南郊,田功棘如许。 载耕还载息,那忍加棰楚。 注释:郊野的草丛刚刚发芽,母牛幸好没有死去。 去年天气寒冷,何况是喂奶的新小牛呢? 今年田地又需要耕种,犁地的力气足够可怜你了。 你弯腰拉绳子
【注释】: 依依:形容云彩飘荡的样子。 陇头:指陇山(在今甘肃东部)。陇上多白云,故称陇头。 思君肠欲断:想你的心情就像肠子都要断了一样。 撩乱:烦乱、纷乱。 仰观天边鸿:仰望天空中的大雁。 泽中鹳:水中的鹅鸭。 同食作队飞:一起飞到天上去。 生羽翰:生出翅膀。 【译文】: 我站在高高的陇头望着远方的白云,思念丈夫的心情使我心痛欲裂。 那白云飞去了陇头,我的相思之情却像被搅乱了一样无法平静。
【注释】 1. 河梁:古代设在渡口的桥梁。 2. 朱英:即朱缨,红色丝带。 3. 彩辔连金轭:即彩络金络。辔是马缰绳,轭是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铁制工具。这里用“彩”与“金”作比喻,形容其华丽。 4. 征夫:远行的人,指征人、士兵等。 5. 游子:在外居住的人。 6. 迟迟:迟疑不决的样子。 7. 赤:通“赤”,血的意思,此处代指眼泪。 【译文】 记得你走的时候,我拉着你的手在河边的小桥上分别。
诗句释义及赏析 人与春鸿去,不与春鸿归。 - 解释:这里用“春鸿”比喻远行的人。春鸿飞去,意味着他们离开了家和亲人。"不与春鸿归"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之人的思念和不舍。 - 注释:“春鸿”,指春天归来的鸿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亲人或友人。 - 赏析:这句诗通过“人与春鸿去,不与春鸿归”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远行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风沙关塞长,问谁寄征衣。 - 解释:关塞之地常常风沙弥漫
【注】 1.肄(yì):同“荫”,指柳叶。 2.虏:指入侵的敌虏,这里泛指侵犯者。 【赏析】: 此诗写征妇怨情。全诗分三层。前二句写征人离别后,在绿杨丛中思念之苦;三、四句写时序变换,岁末已至,征人仍杳无音讯,令人生厌;五、六句写秋风凛冽,虏气骄横,征人毫无归期,令人心忧。最后两句写征妇独守空闺,寂寞无聊,长夜不寐,泪流满面。这首诗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但诗人却能别出新意
【译文】 水田的早春庄稼喜获丰收,贫家子弟勤劳入谷。 今年的春旱田里又有蛙鸣虫叫,仓箱中粮食不足。 富家的田地出租给贫家,聚集了众多的粮食。 傍晚时分酒肉丰盛,宴请亲戚邻里。 贫家一年到头辛勤劳作,秋收时却不得饱暖。 土地肥沃多种粮食不多,但收获后粮食也足够。 两三只小鸡在母鸡身旁啼叫,求人给点食物像珍珠般珍贵。 母亲把粮食带回家,儿子们不要哭泣。 今天能吃饱饭免去了饥饿之苦。
黎琼,字去瑕,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文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形式,在此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许多文学家、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长文(一五八八-?),字伯子,号花城。 番禺人。 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贡生。 素有文名,曾参与陈子壮所开南园诗社,又和黎遂球《黄牡丹诗》十章,名曰《南园花信诗》。 八年(一六三五)任惠州府训导,历平远县、博罗县教谕。 由教职升涢阳知县。 广州拥立,授户部主事,历仕户部员外郎。 明亡,不复出。 晚年事释函是于雷峰,名今悟,字了閒。 有《乙巳诗稿》、《雪航稿》、《秋水稿》、《谢伯子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