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平,原名王太岳,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22,卒于公元1785
清直隶定兴人,字基平,号芥子。
乾隆七年进士。
由检讨累官云南布政使,坐事落职。
四十二年,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旋仍授检讨,擢国子监司业。
曾纂辑《四库全书考證》。
任地方官时留心水利,著《泾渠志》。
工骈文。
有《清虚山房集》、《芥子先生集》。
生卒年:1722-1785
基平,原名王太岳,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22,卒于公元1785
清直隶定兴人,字基平,号芥子。
乾隆七年进士。
由检讨累官云南布政使,坐事落职。
四十二年,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旋仍授检讨,擢国子监司业。
曾纂辑《四库全书考證》。
任地方官时留心水利,著《泾渠志》。
工骈文。
有《清虚山房集》、《芥子先生集》。
生卒年:1722-178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韵平平平。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关键词注释: 1. 滇南僻绝徼,四境无通津。 - 滇南(云南南面的地区):地名,指云南省的南部地区。 - 僻绝徼(jí):偏远、偏僻。 - 四境:四周。 - 无通津:没有通行的港口或通道。 2. 闾阎稀百货,糠覈供饔飧。 - 闾阎(lǚ yān):里巷。 - 稀(xī):稀少。 - 百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铜山吟一百二十韵》。以下是诗句和译文的逐句释义: 1. 征商比市易,已责同券焚。(征商比市易,已责同券焚) - 释义:征商交易与市场交易相比,已经导致合同被焚烧。 - 关键词:征商、市易、同券、焚 2. 在纲诚有条,网漏舟还吞。(在纲诚有条,网漏舟还吞) - 释义:在纲纪方面确实有序,但网络漏洞导致船只仍然被吞没。 - 关键词:在纲、诚有条、网漏、舟还吞 3.
诗句 - 三五老商客,感泣沾巾。 - 皮骨幸犹在,誓当输骸筋。 - 四远召工匠,要约为弟昆。 - 晨朝集洞口,赤立褫衣裙。 - 篝镫戴其首,千仞穷冥昏。 - 铦锋石齿触,断壁苔斑扪。 - 当暑苦疫万,毒雾杂炎雰。 - 冬寒体生粟,手龟足亦皲。 - 倾身营一饱,忍饥还夕曛。 - 洞中况偪侧,气咽不得伸。 - 上如缘垤蚁,下如负山蚊。 - 伛偻如肿背,惨黯如幽魂。 - 作劳岂不剧,未死期酬恩。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铜山吟一百二十韵》。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字解释: 1. 夤缘循矿脉:沿着矿脉前进。 2. 斧斗声磤磤:砍伐树木时发出的声音。 3. 始焉见鸡窠:最初看到的是像鸡窝一样的洞穴。 4. 微茫辨胎浑: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的胎儿。 5. 尺寸稍进步:逐渐深入,进展的速度。 6. 快若王路遵:速度之快,如同皇帝的道路。 7. 半山阻石硖:在山上遇到了阻碍,如石头峡口。 8. 缩手呼苍旻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铜山吟一百二十韵 铜山:这里指的是古代的货币制度,即铜币。在封建社会,铜币是国家的经济基础之一。 阴阳有翕辟,息息相绵匀:这里的“阴阳”指的是国家的两个方面,即阴(内)和阳(外)。“翕辟”是形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绵匀”则是指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平稳、均匀的。 尽取不知节,力足疲乾坤:这里的“尽取”指的是过度追求或滥用
这首诗是杜甫在剑州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首先来翻译一下这首诗: 1. 广文官冷愁遭骂,子更无堂堪系马。——广文官因被冷遇而感到烦恼,连一个可以停车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2. 杜陵幸可赴襟期,得钱胡不同尊斝。——杜陵可以满足你的心愿,如果有钱,那就不需要考虑酒壶的容量了。 3. 长安市儿厌荤膻,欲学蚁附良无缘。——长安的市井之徒都讨厌荤腥的食物,但他们却想通过依附于有权势的人来获得财富
【注释】 李生:指作者的朋友,姓李。抱奇:抱负奇异才能的人。不得试:未得到施展才干的机会。发愤:奋发有为。秋风:借代秋天,这里指秋天的考试。幽讨:隐居读书。跃马明时:指在清明时期。障塞闲:边塞清静无战事。看山独走:形容游山赏景。渔阳道:指从渔阳郡出发的路。贳酒:赊买酒来喝。清晨:天刚亮的时候。苦道:抱怨。田盘水云:指田园山水。白菊红枫:指秋色。仙枝:神仙般的枝条。人闲老:指人衰老。昨来:昨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黛流村新营所在: - “黛流”:形容水流如墨色流动。 - “村新营”:新的村庄或营地。 - “所”:地方,位置。 2. 昔予点朝簪,本自沧洲吏: - “点朝簪”
【译文】 大半生在外奔波,南北流浪,四海无家,像游子一样漂泊。 想找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暂且放下行囊,买一处百泉上的宅院住下。 药畦竹町,粗具规模;白水苍葭,更显闲僻。 映帘芳草,看罗生小景;绕砌流泉,分细脉悠扬。 北山郁郁屏障开,云气漠漠穿窗来;阴厓冒雨采石发,仄径步月循兰陔。 素琴书卷可寄托,故乡何必黄金台? 何时拂衣来濯足,高枕一任年光催? 【注释】 百泉:泉水众多。新庄:新建的村庄
【注释】 1. 扬马:指西汉扬雄和东汉班固,两人都精通辞赋。亲:亲爱。绮丽波:绮丽的波浪。 2. 斯文后死定谁何:斯文即文化、学问,后死定谁何,意谓在文化上没有谁可以超越。 3. 吾生得尔沾沾喜:吾生得尔,意思是我活着有你这样的朋友感到很高兴。沾沾喜,形容心情愉快的样子。 4. 早岁论文愦愦多:早岁,早年。论文,指写文章。愦愦多,形容思路混乱,不得要领。 5. 对客每为支笏坐:支笏
清代诗人尹嘉铨,字亨山,又字亨右、亨中,以晚号“古稀老人”著称。他不仅是清朝官员,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创作了大量诗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尹嘉铨生于1711年,卒于1781年,原籍河北省博野县。他早年考取了举人,并在雍正乙卯年成为了一名进士。在官场上,尹嘉铨曾历任多个职位,最终官至大理寺卿。尹嘉铨的诗作多反映了其政治生涯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其中《隆中怀古》一诗尤为著名
方振,字容斋,是清代一位有成就的诗人。 方振生于清嘉庆年间的南昌,一个才华横溢且仕途顺利的官员。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才能,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在《园中课小童芟草移石》这首诗中,方振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生,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认识和态度